静室偶书

贫有清风明月,富无红粉膏脂。
子午凤朝元始,去来雷电相随。

作品评述

《静室偶书》是宋代张继先的一首诗词。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对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宁静的房间里,我偶然写下了这篇文章。
贫穷的人拥有清新的风和明亮的月亮,
富有的人没有红粉和妆扮。
子午之时凤凰在天空翱翔,
雷电在轮回中交替出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清贫与富裕的对比,以及对宁静自然与纷繁世俗的对立。贫穷的人虽然物质上没有富足,但却能感受到自然界清新的风和明亮的月亮带来的美好。相比之下,富有的人可能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却缺乏自然的纯净与清新。诗中还描绘了子午之时凤凰飞翔的景象,以及雷电的交替出现,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和变化。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世的思考。作者通过对贫穷与富裕的对比,将物质与精神的追求进行了对比和思考。贫穷者虽然物质匮乏,但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自由的态度。与此相对应,富裕者虽然物质富足,但却可能陷入了物欲的困扰,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诗中的子午凤朝和雷电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自然的变化和循环,与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自然的描绘,也可以视为作者在追求宁静自在的同时,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世的思考和感悟,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超越物质追求,回归自然的美好。

诗词推荐

建炎恢圣统,太上极尊名。夏祀参天永,尧勋冠古荣。艰难成普业,付托本皇明。俯阅人间世,飚游跨九清。

千龄一丘垅,谁复记主名。苾芬百世祠,贤哉阮步兵。庙旁故墟里,竹林蔽郊垧。裔孙仍南北,胡能师九原。

花前月下曾鸳鸯。分散两情伤。临行祝付真意,臂间皓齿留香。还更毒,又何妨。尽成疮。疮儿见在,痕儿见在,见后思量。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游人归后天街静,坊陌人家未闭门。帘里垂灯照尊俎,从中嬉笑觉春温。

岳忠武王炎兴中,才跨光世俊世忠。人见百战百胜功,孰知洙泗储心胸。奸桧忮忍摧英雄,秦贼之臭传无穷。忠武馨香向不同,鬼神呵护垂箕弓。子子孙孙有宜风,允文允武足临容。敦以阅乐诗书崇,维德裕甫明且聪。昭文大不其宗公,招之使来有秋鸿。贤父贤兄笑颜红,酌酒赆别浮金钟。

置亭隐城堞,事简迹易幽。公性崇俭素,雅才非广求。傍檐竹雨清,拂案杉风秋。不移府中步,登兹如远游。坐觉诗思高,俯知物役休。虚寂偶禅子,逍遥亲道流。更闻临川作,下节安能酬。

韦提重礼请能仁,愿说西方净报因。十六观兼三净业,修之即得往生身。

秋入房栊夜渐长,纱厨笛簟怯新凉。萤光得意穿帘隙,桐叶知时拂井床。世事本来谁得鹿?人生何处不亡羊?灯前笑向吾儿说,又过铜匜半篆香。

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大隐犹疑恋朝市,不知名作罢归园。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月到,犹自梦渔樵。

懒踏门前没马尘,适安亭上坐吟身。殷勤风月一樽酒,斟酌湖山十里春。柳叶未舒先妩媚。梅花虽老更精神。白鸥似会冥搜意,来往忘机欲傍人。

头白新年六十馀,近闻生计转空虚。久为博士谁能识,自到长安赁舍居。骑马出随寻寺客,呼儿散写乞钱书。古来贤哲皆如此,应是才高与众疏。

收拾残红意自勤,携锄替筑百花坟。玉钩斜畔隋家塚,一样千秋冷夕曛。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吴去。东风也似无情,不约木兰舟住。中有仙翁,*衫乌帽,笔床谈尘。道越乡虽好,昨非今是,终不似,归来赋。想见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青青衿佩,童参冠伍,徘徊江暮。我意尤长,公行不顾,一声柔舻。趁轻风径上蓬莱顶*,去天尺五。

秋深寒露候,地僻水云乡。落日枫千树,残霞雁几行。桂香清小院,蛩语近匡床。自卧沧洲稳,逾憎世路忙。

三岁便能大哮吼,文殊也道难征斗。遑遑权托罽宾牵,如今脱体无人守。

曾问梅花开未开,拟扶短策步苍苔。可怜雨雪飘零尽,不得花边醉一回。

四灵之长惟虬龙,虬龙变化故难同。三茅福地群仙宅,灵物潜形在此中。池内仙人驯扰得,至今隐现谁能测。乘云蠢动独标奇,行雨嘉生皆荷力。常人竞取暂从心,才出山楹兮无处寻。中使勤求深有意,欲献明庭兮陈上瑞。初献一龙朝魏阙,偶挹二龙离洞穴。人心龙心若符契,一人一住何神

天上真龙去不回,世间凡马谩争驰。少年气习今犹在,袖手时来省断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