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和陈伯比二首一

深岩踏遍寻归路,仙掌依然在碧虚。
无限游人重驻马,岂惟狂客倒骑驴。
挂图天汉朝霞上,落影秦关夕照余。
千古全生才一士,可怜登览尽丘墟。

作品评述

《游华岳归道中望仙掌》是宋代晁补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深岩踏遍寻归路,
仙掌依然在碧虚。
无限游人重驻马,
岂惟狂客倒骑驴。
挂图天汉朝霞上,
落影秦关夕照余。
千古全生才一士,
可怜登览尽丘墟。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游历华岳归途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中描绘了深山峻岭中的道路,仙掌植物依然苍翠,象征着自然的恒久不变。无数游人驻足观赏,其中不仅有奔波的行人,还有身份特殊的狂客。在诗人的眼中,这些游人都沉浸在自然景色中,感受着山水的美妙。诗人通过描绘天空的图案和光影,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思考。最后,诗人以自己为一位才情出众的士人,对千古的英才表示敬佩,但也感叹自己所登临过的山水名胜已经尽览完毕,留下的只是一片丘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运用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深山峻岭中的游人景象,以及自然景色的壮丽和恒久不变。同时,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通过描绘天空的图案和光影,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生的历程相联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千古英才的敬佩。整首诗意境深远,言简意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晁补之优秀的诗词才华。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一番书满两番求,千里重来我更羞。薄世告人难启口,小官何事不担忧。知心唯有长天月,把酒还思故国秋。只待菊花开遍了,半蓑寒雨上轻舟。

客授向东欧,君为郡督邮。岂惟寮契笃,更喜吏才优。每叹频年别,俄惊一梦休。虞山渺何许,泪落不能收。

桂阳江口望祁阳,叠叠烟云入渺茫。高树绿阴千嶂湿,野棠疏雨一篱香。纵无春在犹回首,况有鹃啼合断肠。惆怅东湖堤上柳,暖风轻絮正悠扬。

横按拄杖,坐盘陀石。鼻孔辽天,眼晴突出。澹烟笼古树,缺月挂藤萝。分付后禅者,勘破老头陀。

十分雪意却成霜。暮云黄。月微茫。只有梅花,依旧吐幽芳。还喜无边春信漏,疏影下,觅浮香。才清端是紫薇郎。别鹓行。忆宫墙。夜半胡为,人与月交相。君合召归吾老矣,月随去,照西厢。

调入苍梧斑竹枝,潇湘渺渺水云思。听来记得华清夜,疏雨梧桐独坐时。

鸡豚殆尽官车过,豺虎犹存野老愁。万一皇恩更宽大,会令戈甲变耡耰。

天子当阳,臣工率职。流水朝宗,众星拱极。环佩锵锵,威箅抑抑。上下交何,同民同德。

洞户掩秋深,画桥横晚静。嫋嫋芙蓉风,池光弄花影。怀我白鸥边,锦帐缭千顷。明河拍岸平,红绿染天镜。钓船无畔岸,收拾入簿领。墙籓束院落,寒窘令人瘿。

读书但觉惭轮扁,补吏非能去箭张。白发归为林下叟,固应饥下餍糟糠。

今岁无寒秪有暄,腊前浑似半春天。醉中苦有薰香癖,烧得春衫两袖穿。

厩吏整车马,匆匆辨晓装。青緺出阊阖,朱旆指沧浪。野店杏初发,津亭柳已黄。行行不可驻,犹及劝耕桑。

鹰鹯击众乌,众鸟无能为。胡然坠蓬藋,自损风云姿。虽称六羽翮,零落何所施。蜂虿小有毒,螫人人不知。昔为众鸟畏,今为众鸟欺。既言覆其巢,又已攫其儿。覆巢犹且可,攫子当如何。哀哀三黄口,泣血纷滂沱。好生上帝德,无乃伤天和。谁为诉九阍,三面去网罗。

寂寂园林秋暮时,可人卢橘玉英胎。祗应篱菊返魂在,满慰金行得意归。僵立冻峰攒翅白,霏微繁李缀枝稀。天公似恐缁尘汙,乞与毡裘护雪衣。

廓然豁尔,师不自知。工何能写,晬然衎尔。工以为真,师不谓之假。金然玉尔,物自宾之。木然石尔,孰能亲之。维丹青不能新之,其孰能陈之。

岁华摇落江头树,客子漂流海上萍。尽染缁衣无复素,空留白眼为谁青。对豢便可供高卧,把酒何妨苫独醒。太息此心徒炯炯,奈何余发已星星。

至道无言说,神功妙莫量。本来具足,添之无碍减无妨。不在多闻广学,只要潜通默会,定里细参详。个中端的意,元不离中黄。圆陀陀,光烁烁,现堂堂。无余无欠,通身无象合真常。只这而今默识,便是当年弥勒,直下要承当。开放顶门眼,遍界不能藏。宗女同昌公主唐多令词,南史宋

懒听诗书散满床,鬓须垂白坐茅堂。溪山入手何时见,尘土劳心继日忙。气味向人卑可耻,风波随处险难当。羡君出处由胸臆,安稳将家水石傍。

西风转北又旬余,才见黄花粲短篱。底事不开重九日,何心却趁小春时。芳传栗里陶潜迳,香入离骚屈子辞。不肯趋时真隐逸,岂教尘世俗人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