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亭新暑

水晶帘挂小池亭,茉莉花香酒易醒。
日影不摇风力软,蟢丝绊落翠晴蜓。

作品评述

诗词:《西亭新暑》
作者:王镃(宋代)

水晶帘挂小池亭,
茉莉花香酒易醒。
日影不摇风力软,
蟢丝绊落翠晴蜓。

【中文译文】
水晶帘挂在小池亭,
茉莉花散发着醉人的香气。
阳光的影子不摇动,风儿微弱,
蜻蜓在翠绿的天空中飘舞受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夏日午后的景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一种宁静、清凉、恬淡的意境。

首先,诗人以“水晶帘”形容亭子的装饰,突出了亭子的精致和透明感。这种装饰材料的选择也暗示了诗人对清澈明亮的环境的追求。接着,茉莉花散发着香气,使人感到沁人心脾。这里,茉莉花的香气与水晶帘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

诗中提到“日影不摇风力软”,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静谧景象。这里的“日影不摇”表明阳光温和,没有强烈的光线和炎热的气息,与后半句“风力软”形成对比。风力的柔和也与整首诗的恬静主题相呼应,增强了读者对清凉的感受。

最后,诗人提到“蟢丝绊落翠晴蜓”,描绘了一幅蜻蜓在翠绿的天空中舞动的画面。这里的“蟢丝”指的是蜻蜓的细长身躯,暗示了蜻蜓在微风中的飘舞。蜻蜓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温和宜人的景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生动活泼的色彩。

《西亭新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夏日午后的宁静与清凉。诗人通过对水晶帘、茉莉花、阳光和蜻蜓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优雅、静谧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夏日的亭子之中,感受到清风拂面、花香袭人的愉悦。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情体验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子性剧弘和,愚衷深褊狷。相舍嚣譊中,吾过何由鲜。楚南饶风烟,湘岸苦萦宛。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青梅繁枝低,斑笋新梢短。莫哭葬鱼人,酒醒且眠饭。

踽踽荒村客,悠悠远道情。竹梧秋雨碧,荷芰晚波明。穴鼠能人拱,池鹅类鹤鸣。萧条阮遥集,几屐了余生?

邦伯由来有令名,修持清夺振佳声。至尊仄席思耆旧,即看徵黄侍紫清。

闻道广文客,东来欲载书。志勤甘淡薄,情旧免生疏。野饭多无菜,溪羹或有鱼。小心新买得,且遂带经锄。

拂破秋江烟碧。一对双飞鸂鶒。应是远来无力。捎下相偎沙碛。小艇谁吹横笛。惊起不知消息。悔不当时描得。如今何处寻觅。

愧子初来坞路赊,曾微酒旨与肴嘉。答诗辄便拈拈笔,接话才能供淡茶。膝上佳儿如玉雪,山中雪事几风花。良畴世世勤菑播,终待明时遇宅家。

三千年待桃花结,五百岁还铜狄磨。我辈相期非旦暮,五年离别未为多。

俊眼犀心,尊前如有乘鸾便。过愁传怨。只许灯光见。见了重休,河汉明遮断。深深院。乱风飘霰。揉了双罗燕。

竹户茅檐一迳斜,清樽黄卷定生涯。溪山胜处春长在,却放朱藤一半花。

笙歌宛转。台上吴王宴。宫女如花倚春殿。舞绽缕金衣线。酒阑画烛低迷。彩鸳惊起双栖。月底三千绣户,云间十二琼梯。

肚肠深,用白粘贼翳睛药,定沧海舶指南针。出智门莲化,换人鼻孔。握大慈苕箒,扫世烟尘。忘忌讳,绝疏亲。

名稽汉务,歌参唐宗。往于卿少,乘秋气中。周天而行,行如妹之崇。可飞霞佩,下瑠璃宫。

老来多病脚蹒跚,不觉追行一里宽。归去闭门还静坐,世途步步是邯郸。

莫嫌工部太侵寻,老杜称呼直至今。我但六年难改口,不知老杜更年深。

记得兰亭祓禊辰,今朝兼是永和春。一觞一咏无诗侣,病倚山窗忆故人。

徙穴中庭蚁,争巢後圃鸠。物情犹虑患,人事得忘忧?

络纬声残织翠丝。金风剪不断、雁来时。梦回缄泪寄征衣。寒到早,应怪寄衣迟。心事有谁知。黄昏常立尽、暗萤飞。秋来无处不生悲。情脉脉,月转辘轳西。

洞壑双扉入到初,似从深阱睹高墟。天开白日临军国,山夹黄河护帝居。隋炀远游宜不反,奉春长策竟何如。须知皇汉能扃鐍,延得年过四百馀。

老去心犹壮,天边岁欲除。喜行新过路,如读未看书。溪水萦回净,人家远近居。梅花正愁绝,薄暮雨疏疏。

生不能令鼠穴空,但为牛后亦何功。不如醉卧糟丘底,犹得声名异味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