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玄机

兰那行自周,空手把锄头。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相无相分第九》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通过分析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我们可以理解其含义和艺术特点。

中文译文: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相无相分第九》

兰那行自周,
空手把锄头。
人从桥上过,
桥流水不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佛教禅宗的思想。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解析:

1. 兰那行自周:
这句诗词以兰那行自周为开头,意味着主人公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兰那是佛教修行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专注于一个对象或事物的思维状态。行自周表示修行者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局限,进入了周全、无碍的状态。

2. 空手把锄头:
这句诗词表达了修行者的状态。空手把锄头意味着修行者没有任何执着和负担。锄头可能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杂念,而把锄头空手提起则表示修行者已经超越了这些琐事的纷扰,达到了无执着的境界。

3. 人从桥上过:
这句诗词描绘了人们在桥上行走的场景。这里的桥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世俗境界,人们在世俗中往来,过着平凡的生活。

4. 桥流水不流:
这句诗词以桥流水不流作结尾,给人一种出人意料的感觉。桥流水不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越和洞见。水是流动的象征,而桥上的水却不流动,意味着诗人认识到世俗的变化是虚幻的,真正的实相是超越变化的存在。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境界。作者以修行者的视角,通过描述修行者的境界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传达了一种超越生死、超越世俗的佛教智慧和境界。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佛教禅宗的核心理念,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五峰家风,南北西东。要用便用,以橛钉空。

外直中通异众芳,嗅来叶气胜花香。一杯先吸鉴湖月,满口潜消玉井霜。尤胜朱樱煎作蜜,何须紫蔗压为浆。细看象鼻弯弯曲,剌手独嫌绿丙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方今天下少贞廉,廉有如公岂暂淹。见说东皇思柄用,姓名已向玉瓶拈。

这一葫芦儿有神灵。会会做惺惺。占得逍遥真自在,头边口里,长是诵仙经。把善因缘,却腹中盛。净净转清清。玉杖挑将何处去,紧随师父,云水是前程。

飞鹭落凫渚,山花灿如绣。爱闲人不来,柴门掩春昼。

轻寒著背雨凄凄,九陌无尘未有泥。还是平时旧滋味,慢垂鞭袖过街西。

才送登台岭,蟾蜍五晦明。江云沉雁影,湖雨咽钟声。见岂观河变,狂因照镜生。倘怜穷露子,早望印心盟。

弥旬不雨赖龙乖,乾我茅斋一亩苔。火繖这这当午立,雷车隐隐半天来。催诗笑我孤吟苦,忧国愁眉八字开。池水甫能添几许,儿童已报可浮杯。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烟红露缘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谁道使君贫且老,绣屏锦帐咽笙簧。

一气冲融转大钧,四时舒卷见全身。若云春向晨钟断,须信诗人未识春。

二月甲子雪,霏花冷作围。乾坤移气象,草木转光辉。野鸟浑无语,边尘湿不飞。长安未归客,应是动心机。

闲中直指醉为乡,寒信扁舟竟渺茫。可惜海棠随雨过,犹怜粉蝶伴醒狂。游人静后西山好,春事深来老圃忙。未必烦公频折简,花时还是负姚黄。

铢两作低昂,举世皆此心。羡君松柏操,不受霜雪侵。向来车笠誓,岁寒迄能寻。肮脏吾何取,振拔意弥深。天才有贤否,宦路岐升沈。鼎贵听新渥,叠来当好音。我草贺缄处,碧溪映青林。祝公小婆娑,未宜轻分阴。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冲寒发孤城,带雪入异县。春阴舟楫回,远眼烟木乱。朝来云间塔,别我忽不见。春流背客去,应过前日岸。怀居念缱绻,送别祝寝饭。抚事良有怀,申情能无叹。

紫阳山下园五亩,一半教儿种菊花。霜渐浓时花更好,六年何事未还家。

丹墀曾独绎丝纶,御札亲题第一人。莺喜上迁张笔力,马谙西讨仗威灵。亚夫金鼓从天降,韩信旌旗背水陈。耆致尔功还奏阙,图形仍许上麒麟。

桑柘满江村,西斋接海门。浪冲高岸响,潮入小池浑。岩树阴棋局,山花落酒樽。相逢亦留宿,还似识王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