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双双相并。
一点红边偏照映。
玉翦云裁。
不比浮花共蒂开。
几回心曲。
选胜摘来情自足。
插向云鬟。
要与仙郎比并看。

作品评述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程垓。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双双相并。
一点红边偏照映。
玉翦云裁。
不比浮花共蒂开。
几回心曲。
选胜摘来情自足。
插向云鬟。
要与仙郎比并看。

诗意:
这首诗词以木兰花为题材,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与人的亲密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对爱情和美的追求,并呈现了诗人对情感的真挚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木兰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将木兰花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美、爱情和情感的追求。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双双相并":描述了两朵花朵相互依偎的情景,暗示了爱情中的亲密和和谐。

2. "一点红边偏照映":描绘了花朵上的红色,红色象征着热情和爱情,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3. "玉翦云裁":用玉翦(宝玉般的剪刀)来比喻修剪花朵,表达了对花朵的精心修饰和雕琢,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4. "不比浮花共蒂开":与普通花朵共同开放不同,木兰花开放时是独自绽放的,强调了它的独特和与众不同。

5. "几回心曲":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情感波动和曲折,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患得患失。

6. "选胜摘来情自足":诗人从花朵中选择最美的一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强调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完美的追逐。

7. "插向云鬟":将花朵插在云彩般的发髻中,形象地表达了花朵的美丽和娇艳。

8. "要与仙郎比并看":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与仙人般的爱情媲美。

整首诗词通过对木兰花的描写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美和爱情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真挚的情感。诗词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推荐

半岁风埃地,终朝云水情。身兼飞锡健,眼向故山明。不改禅衣色,从来野橐轻。烦师伴猨鸟,两耳厌车声。

宋词

循行修竹林,爱此晚色净。萧然抱清节,每见敢不敬。香闻遥风度,阴过微月映。渭川游未能,吁嗟子方病。

宋词

满阶竹影扫斜阳,一枕秋风桂子香。梦裹不知身是客,觉来依旧在他乡。

宋词

游子西南来,出门道何悠。文章会有用,意气轻身谋。纷纷食粱肉,藜藿当其忧。君看百川水,何处不东流。

宋词

少公上黄扉,长公思玉局。恭惟我舅氏,出处似前躅。浔阳开三径,镜湖赐一曲。是为千载人,何有万钟禄。新诗久不诵,妙墨时在目。黄落又秋风,林空见松竹。

宋词

谁向南湖赋白头,西风团扇有新愁。归巢海燕无多日,出谷暖莺何处游。文杏梁边泥尚湿,绿杨堤畔水长流。有情莫扫园中路,舞影歌尘处处留。

宋词

宝石当年琢帝青,浮波不异木杯轻。传灵已历乾陀国,乞食曾来舍卫城。渔父得时初洗献,法王在日每擎行。寺僧见客休频出,恐有藏龙此内惊。

宋词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花滴露,柳摇烟,艳阳天。雨霁山樱红欲烂,谷莺迁饮处交飞玉斝,游时倒把金鞭,风飐九衢榆叶动,簇青钱。胸铺雪,脸分莲,理繁弦。纤指飞翻金凤语,转婵娟嘈囋如敲玉佩,

宋词

江海多年滞轼熊,书林谏霤得儒宗。宽条一劄仙泥熟,慈宴千觞湛露浓。迎舸蔽川交画鹢,队笳横浦细吟龙。轻扬俗改方图旧,两马行催诏传封。

宋词

片帆寂寞绕孤村,茅店惊寒半掩六。行草不成风断雁,一江烟雨正黄昏。

宋词

百岁将阑猛省惊,六根不足可怜生。古人使祝为祈死,叔世无人吊失明。昔捱残更羞渴睡,今当清昼要扶行。时于梦里瞻星斗,愁绝邻鸡逼膊声。

宋词

云林佳处辄迟留,不觉骎骎白尽头。率野唯闻多虎兕,到门那得有羊裘。老身真个如山静,往事从教逐水流。富贵功名是何物,才堪休处便须休。

宋词

十门纲要掌中施,机会来时自有为。作者不须排位次,大都首尾是根基。

宋词

善颂善祷,三加弥尊。爵弁峨峨,介珪温温。阳德方长,成德克存。燕及君亲,厥祉孔蕃。

宋词

杏梅成实夏阴浓,波面繁花刺眼红。莫为春归减欢兴,共将弦管乐薰风。

宋词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鏁心胸。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纵。

宋词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宋词

茂宰隳官去,扁舟著彩衣。湓城春酒熟,匡阜野花稀。解缆垂杨绿,开帆宿鹭飞。一朝吾道泰,还逐落潮归。

宋词

雍雍盛典,肃肃灵祠。宾天有圣,对日无期。飘飖羽服,掣曳云旗。眷言主鬯,心乎怆兹。

宋词

别涂耸千仞。离川悬百丈。攒荆夏不通。积雪冬难上。枝交陇底暗。石碍波前响。回首咸阳中。唯言梦时往。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