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十之二)

要识刀圭诀,一味水银铅。
驴名马字,九三四八万千般。
愚底转生分别,刬地唤爷作父,荆棘满心田。
去道日以远,至老昧蹄筌。
譬如人,归故国,上轻帆。
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船。
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舟子自能牵。
悟道亦如此,半句不相干。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十之二)》是宋代夏元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调歌头(十之二)

要识刀圭诀,一味水银铅。
驴名马字,九三四八万千般。
愚底转生分别,刬地唤爷作父,荆棘满心田。
去道日以远,至老昧蹄筌。
譬如人,归故国,上轻帆。
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船。
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舟子自能牵。
悟道亦如此,半句不相干。

译文:
要懂得刀和圭的诀窍,只靠水银和铅。
驴有名字,马有字,九三四八无穷无尽。
无知之人经历分别,割地称父亲为爷爷,心田布满荆棘。
远离了正道,一直到老也不明白渔翁蒺藜的含义。
就像一个人,回到故国,扬起轻帆。
顺风而行,即使夜晚也能航行。
何必问经过的州县,只管往明处投去,舟子自然会牵引。
悟道也是如此,半句话都无关紧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夏元鼎独特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了人生的迷茫和追求真理的困惑。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和对比,通过对刀和圭(两种古代文具)以及驴和马(两种动物)的描绘,表达了人世间的万千事物和纷繁复杂。作者借助愚昧之人和转生的概念,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常常被迷惑、困惑和偏离正道的现象。

诗中提到的"割地称父亲为爷爷"和"心田布满荆棘"等描写,暗示了人们在世俗纷扰中迷失了自我,远离了真理的道路。而"至老昧蹄筌"则表达了即使年老,也未能觉悟明白。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作者呼唤人们要认清真理的本质,避免被俗世所迷惑。

最后几句诗以航行的比喻,表达了追求真理的道路也许困难曲折,但只要有信念和方向,就能顺利前行。诗中提到的"舟子自能牵"寓意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自然会有引导者和帮助者。最后一句"悟道亦如此,半句不相干"则强调了悟道的重要性,只有真正领悟了道理,才能摆脱一切无关紧要的干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具体的形象和情境,探讨了人生的真理与迷茫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清醒和警觉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夏元鼎[约公元1201年前后在世]字宗禹,永嘉(今浙江永嘉)人。南宋时期人。

夏元鼎的生平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少从永嘉诸老游。好观阴符,尝游祝融峰,自云遇仙人指授,因为作讲义。自号云峰散人、西城真人。

  夏元鼎能词,著有蓬莱鼓吹一卷,《强村丛书》又注阴符、药镜、悟直三书,真德秀为之序,《度上腐谈》并传于世。

  夏元鼎又号西城真人。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人。尝入仕为宦,奔走燕齐间,年届五十,方弃官学道。精于《崔公入药镜》、《黄帝阴符经》及《悟真篇》三书,著《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七卷、《黄帝阴符经讲义》四卷及《崔公入药镜笺》等,章剖句析,皆有灼见。南宋学者真德秀与其交往相善,并为之撰序,称元鼎所著“读之使人焕然无疑”。其所述丹法强调自身修炼,属南宗清修派。《悟真篇讲义》取《悟真篇》诗八十一首,西江月词十二首,依据张紫阳“三教合一”之旨,征引《道德经》、《阴符经》、《参同契》、《入药镜》、《龙虎上经》、《钟吕传道集》、《西山会真记》、《指玄篇》等与炼丹密切相关之道书,逐一诠释,以阐发修炼内丹之要。《阴符经讲义》则据四百余文字本经文,逐句逐段释义,以阐内丹修炼之旨。其中卷四为《图说》,内载日月圣功图、奇器万象图、三教归一图、五行生成图等。每图后有图说,以解图象之意,皆本于南宗,多论天地阴阳五行化生及金丹之道。

诗词推荐

音信连年恨不闻,书来细读却消魂。人稀野店山魈语,路僻蛮村荔子繁。毒草自摇春寂寂,瘴云不动昼昏昏。此生相见应无日,且置清愁近一樽。

古诗

我病卧渭北,君老谪巴东。相悲一长叹,薄命与君同。既叹还自哂,哂叹两未终。后心诮前意,所见何迷蒙。人生大块间,如鸿毛在风。或飘青云上,或落泥涂中。衮服相天下,倘来非我通。布衣委草莽,偶去非吾穷。外物不可必,中怀须自空。无令怏怏气,留滞在心胸。

古诗

不住不住。火院当离,深宜别户。害风仙、化我扃门,这修行须做。腥膻戒尽常餐素。挂体唯麻布。待百朝、锁*开时,效吾师内顾。

古诗

天竺如巴峡,画图无此奇。挂藤伸黑臂,剥果馁黄儿。孤影池中夜,三声月一时。倚阑僧不去,应是苦于诗。

古诗

母两国太夫人初度,谨上小词,用献为王母三千年之曲。丞相衮衣朝戏彩,年年庆事如新。尊前一笑共儿孙。人间传寿酒,天上送麒麟。缥缈祥烟连北阙,天颜有喜生春。蓬莱清浅海光平。今年初甲子,重试碧桃根。

古诗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古诗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明王下征诏,应就碧峰开。

古诗

朔风吹雪渡沙场,传道单于猎白狼。北望征尘何处是,暮云无际草苍茫。

古诗

霜晴泛渚狎轻鸥,人物欣逢古太丘。乔木故家犹昨日,寒花老圃正清秋。尊开北海心先醉,烛尽西窗话不休。笑我一身閒未得,又随新雨上归舟。

古诗

不出三门九十日,大都只要此心休。此心休了全无事,天下名山任意游。

古诗

南岩路最近,饭时已散策。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莸。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古诗

琪树已无尘,山幽地更灵。羽流来往熟,仙饭设青精。

古诗

西风都是行人恨。马头渐喜归期近。试上小红楼。飞鸿字字愁。阑干闲倚处。一带山无数。不似远山横。秋波相共明。

古诗

老忆亲朋别,贫知客寓愁。青灯耿遥夜,浊酒对穷秋。寒日催征骑,新霜倚县楼。因君问淝水,莫渡北来舟。

古诗

从来贫贱少先容,况复娇痴入汉宫。一朝掩面辞君去,始悔无金买画工。

古诗

绝顶深栖万虑平,路盘危石雨苔青。江涵迥汉供闲望,雪映幽窗卷旧经。磬击晓霜禅乍起,枕摇秋浪梦初醒。为邻自有忘机者,月下时时扣竹扃。

古诗

昔年曾记寻芳处,短帽冲寒。竹处江干。玉面皮儿月下观。而今老大风流减,百事心阑。谷底林间。坐对横枝只鼻酸。

古诗

风雨无情落牡丹,翻阶红药满朱栏。明皇幸蜀杨妃死,纵有嫔嫱不喜看。

古诗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欹侧疏篱短,绵延墁草深。寒蛩尔何与,终夕亦悲吟。

古诗

设矩陈绳劝蹈中,雕龙炙輠戒多穷。有谁心肯明斯语,无限人知敬此翁。信有德隅当并进,可能性地独幽通。相分便作相逢计,此事它时验庳崇。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