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怨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间。
有泪寄湘竹,至今湘竹斑。
云深九疑庙,日落苍梧山。
余恨在江水,滔滔去不还。

作品评述

《斑竹怨》是明代赵瑗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妃昔追帝,
南奔湘水间。
有泪寄湘竹,
至今湘竹斑。
云深九疑庙,
日落苍梧山。
余恨在江水,
滔滔去不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两位妃子追随皇帝南下逃亡的景象,表达了她们的忧愁和怨恨之情。诗中以湘水和湘竹作为象征,抒发了主人公多年来的愤怒和遗憾。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的无尽怨恨和无法挽回的失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不甘。诗中描述了两位妃子追随皇帝南下逃亡的情景,暗示了她们被逼离宫廷、背弃故土的悲惨遭遇。其中提到的湘水和湘竹象征着主人公的心情,与她们的悲伤和怨恨相呼应。

诗中的“有泪寄湘竹,至今湘竹斑”表达了主人公多年来的痛苦和悲伤,并通过湘竹斑点的形象来象征她们心灵上的创伤,这种创伤无法被时间抹去,一直留在她们心中。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云深的九疑庙和日落的苍梧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余恨在江水,滔滔去不还”表达了主人公对江水的怨恨和无法挽回的失去,流露出她们对过去的深深留恋和无尽遗憾。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主人公的痛苦和怨恨,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象征的运用,增强了诗意的深度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主人公的心情和遭遇。

诗词推荐

薰炉宜小寝,鼎制琢晴岚。香润云生础,烟明虹贯岩。法从空处起,人向鼻头参。一炷听秋雨,何时许对谈。

燕相谋在兹,积金黄巍巍。上者欲何颜,使我千载悲。

妙年为学耻迂疏,直欲声光擅八区。已是宦情嗟澹泊,可堪世态较锱铢。不调台鼎行吾道,便翼天兵戮汝孥。出入功名当若此,自馀琐细尽非夫。

江南山水尽宜诗,几欲经营竟不奇。不料此编能到手,意曾关处辄能知。

古重百里长,寄命谋托孤。今以京秩授,糜至无贤愚。州家督版帐,殿最视所输。况乃积弊久,宿负堆文符。老奸乘仓皇。阴拱为师模。民穷敛愈急,吏饱官自癯。天子为焦劳,宵旰思良图。高选部使者,庶使德意敷。石君在荐剡,闻者皆欢愉。不知何方民,凋瘵迟君苏。君丞固安日,岁旱

九上黄山绝顶人,纵横古今感微尘。笑煞天都峰巅客,人间咫尺数烟云。

舴艋舟人无姓名。葫芦提酒乐平生。香稻饭,滑莼羹。掉月穿云任性

矮屋簷前老桂丛,清阴破广寒宫。谁知万古香无价,藏在黄金一粟中。

羸躯抱疾时时剧,白发乘衰日日增。净扫东窗读周易,笑人投老欲依僧。

人物风流册府仙。谁教落魄到穷边。独班未引甘泉伏,三峡先寻上水船。斟楚酒,扣湘弦。竹枝歌里意凄然。明时合下清猿泪,闲日须题采凤笺。

花萼相承二月时,深红浅紫总皆宜。好春安得长为主,落叶那能再上枝。灿漫不因晴日丽,披离非为晚风吹。世间荣耀霎时事,误尺世人人不知。

书消燕日长,棋遣花院寂。何羡山中人,餐霞拾橡实。

道旧欣来驾,销魂遽远离。颠毛同白日,俗眼暂青时。客饭稽留数,斋醪酪酊迟。风波须畏险,老大共馀悲。楚莽先春动,梁云向雪垂。还家存别墅,他会看围棋。

闻道骑鲸碧眼仙,黄柑手植尚依然。人间俯仰更成古,天下声名不计年。茧纸谁能收妙墨,鸡林何用续遗编。使君为创新堂事,若解尊贤即是贤。

尾生信女子,抱柱死不疑。吾与丞相约,安得不顾期。徘徊大江侧,念此亲相知。欲留时已晚,欲去情难持。引领望轩车,岂能慰我思。愿闻下士礼,无曰屈非宜。

九夏销烦日正长,沉沉虚阁枕横塘。更无尘土侵衣裓,只有荷花度晚香。一道清泉供枕潄,千章古木进风凉。相从时得游佳处,何必持杯玉色光。

罗浮山如万石锺,一服南走如渴龙。雷奔电万遮不住,直抵海滨无去处。低头饮海吐绛霞,举头戴著祝融家。珠宫玉室水精殿,万水一日朝再衙。青山四围作城郭,海涛半浸青山脚。客来莫上浴日亭,亭上见海君始惊。青山缺处如玉玦,潮头飞来打双阙。晴天无云溅碎雪,天下都无此奇绝。

梦兰前事悔成占,却羡归飞拂画簷。锦瑟惊弦愁别鹤,星机促杼怨新缣。舞腰罢试收纨袖,博齿慵开委玉奁。几夕离魂自无寐,楚天云断见凉蟾。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道大德备之词,先师之真。此处无金二两,俗人酤酒三升。超佛越祖之谈,赞师之禅。削圆方竹杖,鞔却此茸毡。无可谕,无可说,正是守著击驴橛。那堪更言七坐道场三奉诏旨,大似郑州出曹门,且喜没交涉。降此之外,毕竟如何。江南两浙,春寒秋热。寄语诸方,不要饶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