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工泰发晦庵书院小学教谕

翩然归去两芒鞋,朱子书堂小学斋。
好向四书寻骨髓,敢辞五岭役筋骸。
晦传可是终无愧,遁筮谁知晚□佳。
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时岂不有吾侪。

作品评述

《送工泰发晦庵书院小学教谕》是宋代作家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翩然归去两芒鞋,
朱子书堂小学斋。
好向四书寻骨髓,
敢辞五岭役筋骸。

这一节的意思是,我轻快地回到了晦庵书院,穿着朴素的两芒鞋。在这个古朴的书堂里,我将努力学习四书的精髓,并且毫不畏惧地拒绝了艰苦的五岭山劳作。

晦传可是终无愧,
遁筮谁知晚□佳。
前哲持身但如此,
知时岂不有吾侪。

这一节的意思是,尽管我在晦庵书院的学习中并未取得什么辉煌成就,但我始终不会辜负这个传承。虽然我在年岁上稍逊前贤,但我仍然以我自己的方式坚守着道德准则。难道我们不应该明白时代的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送工泰发晦庵书院小学教谕》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价值观和时代变革的思考。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回到晦庵书院学习的场景,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术成就的追求。作者提到自己要在四书中寻找骨髓,这体现了对经典文化的尊重和学习的决心。

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个人品德和道德准则的重视。他自称不愧于晦庵书院的传承,坚守自己的信念,不畏艰辛。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但作者认为我们仍然应该以前贤的身影为榜样,并根据时代的需求进行自我调整。

这首诗词通过对学问和道德的思考,既展示了作者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又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自身定位的思考。它呈现了一个追求知识与道德并重的理想形象,同时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学问和道德的重视。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青条绿叶。结起蓬瀛连万叠。风引飘飘。下有红波引六鳌。五城烟敛。剪碎彩云红点点。帖在山腰。旁有斑斑雪未消。

诗曰:鉴湖楼阁与云齐。楼上女儿名阿溪。十五能为绮丽句,平生未解出幽闺。谢郎巧思诗裁翦。能使佳人动幽怨。琼枝璧月结芳期,斗帐双双成眷恋。眷恋。西湖岸。湖面楼台侵云汉。阿溪本是飞琼伴。风月朱扉斜掩。谢郎巧思诗裁翦。能动芳怀幽怨。

与物初无竞,何人苦见衔。冯唐虽白首,商皓岂空函。包鹊新传喜,青蝇渐息谗。鸳鸿满台阁,只保理归帆。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东风官柳舞雕墙。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

重问当年旧六朝,干戈经处可萧骚。隐囊塵尾应零落,石阙华林自寂寥。白板扉存知尔在,黑头公贵有人骄。孝标著论交堪绝,犹向兰心说梦蕉。

琼殿含光映早轮,玉鸾严跸望初晨。池开冻水仙宫丽,树发寒花禁苑新。佳气裴回笼细网,残霙淅沥染轻尘。良时荷泽皆迎胜,穷谷晞阳犹未春。

十分娇处十分神,一度看来一度真。数朵背翻如避客,几苞争向似迎人。惟应玉树堪同价,不许琼花独离尘。惆怅枝枝零落尽,满天风雨送残春。

冥搜入仙窟,半夜水堂前。吾道只如此,古人多亦然。萤沈荒坞雾,月苦绿梧蝉。因忆垂纶者,沧浪何处边。

簿书有余閒,春日亦已永。况逢佳节休,朱墨得暂屏。名园跨江郊,危槛俯千顷。平芜雨初匀,弱柳风自整。芳寻寄萧散,意适忘醉醒。持觞挹花色,散策步林影。虽无歌舞妍,所爱亭馆静。佳辰天气清,泉水助幽冷。缅怀山阴会,修竹带崇岭,应知佳客临,怀抱均一骋。君看结绮地,茨棘

从来性,本来命。无形无质怎生惺。*哩,哩*。汞中明,铅中莹。霞光里面通贤圣。*哩,哩*。

拥骑年时忆往来,旧时行处半莓苔。山云勒驾应频笑,又是江南勾当回。

空谷无花,新篘有酒,去年穷胜今年。蛩吟蛩和,且省费蛮笺。闻说先生去也,江南岸、缚草为船。依然在,山栖寒食,路断却归廛。老人,三又两,清风作供,晴日生烟。但高高杜宇,不办行缠。几度披衣教我,二升内、煮石烧铅。休重道,玉龙无孔,夜夜叫穿天。

扁舟投晓出重城,春浪初肥绿满汀。竹里几声泥滑滑,河边十里草青青。人家艾叶惊飞燕,水面杨花点翠萍。渐近昭陵佳气集,五云松柏喜重经。

上林园中青青桂,折得一枝好夫婿。杏花如雪柳垂丝,春风荡飏不同枝。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开缄奕奕满银钩,书尾题诗语更遒。八法旧闻宗长史,五言今复拟苏州。笔踪好在留台寺,旗队遥知到石沟。欲寄鼠须并茧纸,请君章草赋黄楼。

唐虞今圣人,巢许余前身。梅花枝上历,自识山中春。

淮南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烛荆溪清。平生庞公不入城,令我折却屐齿迎。交游云散别如雨,同舍诸郎半为土。二老还将两鬓霜,三更重对孤灯语。向来南宫绫锦堆,南窗北窗桃李开。先生诵诗舌起雷,一字不似人间来。剡藤染出梅花赋,句似梅花花似句。几年金钥秘银钩,玉匙不施恐飞去。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文字饥难煮,为农策最良。兴来锄晓月,倦后卧斜阳。秋稼连千顷,春花醉几场。任他名利客,车马闹康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