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作品评述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是宋代严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芜古堞暮萧条,
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
历阳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
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
江南江北路迢迢。

诗意:
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芜城晚眺的情景。古老的城墙平静而荒凉,夕阳下的景色使人感到寂寥。作者倚立在高处,回忆着故乡的思绪,悲凉的情绪仍未消散。京口(今南京)的寒烟中的乌鸦飞过,消失在远方,历阳(古代地名,今河南省焦作市)的秋色中,雁群飞过,渐行渐远。清澈的江水中,树叶纷纷飘落,长时间的雨水使人产生疑惑。湾口处的风吹得很大,似乎要吹起涨潮。作者在这个时刻感到惆怅,频频抬头远眺,思念着江南和江北遥远的路途。

赏析:
这首诗以抒怀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芜城晚上的眺望之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许多意境丰富的描写手法,如平芜古堞、归思凭高等,通过这些描写,使诗境更加凄凉寂寥。诗的前两句以景入情,描绘了古城芜城的荒凉景象,以此引发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乌鸦和雁的飞行,以及江水和暗浦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追思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惆怅之情和对远方的思念。作者频频极目,远眺江南和江北的路途,表达了对离别和远方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对故乡的眷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独特,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叹。

作者介绍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九严”。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严羽的生平

  严羽生年大致在1192~1197年间,这正是韩侂胄北伐失利,宋向金屈辱求和的时候。卒年约在1241~1245年间,距1279年元灭宋,仅三十余年。

  早年就学于邻县光泽县学教授包恢门下,嘉定六年(1213年),严羽二十二岁左右时,离开家乡福建邵武,至江西南城包恢之父包扬门下求学深造。包扬,是当地颇有声名的宿儒,他先后受学于陆九渊和朱熹,神契于陆门 “本心之学”。由于当时包扬已年届古稀,三年后包扬去世,严羽辞别师门,开始了长达七年左右时间的客游经历。在江西时曾受友人举荐进入幕府,主要做案牍工作,未能受重用,故仅做了一年时间就辞任远游至湖南,在湖南长沙、衡阳、洞庭等地漂游。在湖南洞庭时,严羽又曾进入军营幕府,仍然是做案牍文书工作而并不受重用。严羽深感郁郁不得志,再次离任漂游至江西临川,在临川交朋结友。

  嘉定十六年(1223年),严羽由江西临川返回家乡。绍定二年(1229年)十二月,福建路汀州发生了晏梦彪率领的农民起义,他们很快就攻下了汀州、邵武军、南剑州所属各县, 已近中年的严羽被迫离家避乱,飘泊于江西浔阳、南昌等地近三年。绍定三年(1230年)冬末,严羽第二次返乡。绍定五年(1232年),江湖派著名诗人戴复古任邵武府学教授,以严羽为代表的邵武青年才俊们的诗社活动因之更加活跃,严羽、李友山诸人也与戴复古结下了友情。戴复古《祝二严》诗曰:“前年得严粲,今年得严羽。我自得二严,牛铎谐钟吕。……羽也天姿高,不肯事科举,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长歌激古风,自立一门户。”

  嘉熙元年(1237年),戴复古辞教授职,返回台州。临行前作《别邵武诸故人》(《石屏诗集》),严羽则作《送戴式之归天台山歌》相赠。 第二年开春,严羽第三次离家,远游吴越。[2]在漫游期间,他先后到过吴中(今江苏吴县)、临安(今杭州)、钱塘和桐庐(今杭州附近)、瓜步镇(在今江苏六合县)等地。嘉熙三年(1239年)春末,严羽客居瓜步镇(今江苏六合),瓜步以北正是宋蒙对峙的战场。严羽在这里找到表叔吴陵,将自己论诗的书稿誊写出副本交给他。之后,来到了南昌,由于南昌为官的朋友张南卿苦苦挽留。严羽在南昌住了一年多。约在嘉熙四年(1240年)冬末返乡,始了逐渐淡出的隐居生活,他先隐居在城郊,后来移居到邵武城外东潭山一个清幽秀丽的地方。他的住宅依山傍水,是个典型的隐士山庄。他一年到头很少饮酒,朋友来访,也只是以清茶款待。大约在淳祐五年(1245年)秋,好友上官良史到他隐居地访问了他。据清季耆老传说,南宋末年,文天祥镇守南平,严羽以其年迈之躯离家投军。抗元彻底失败后,他坚守“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的信条,不肯投降元人,避隐民间,不知所终。

  有关严羽生平的资料非常有限,可供参考的仅有明朝弘治、嘉靖年间以及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邵武府志》、清代咸丰年间刊行的《邵武县志》、明代何乔远纂修的《闽书》、严羽同郡清代朱霞撰写的《严羽传》以及近代陈衍等编纂的《福建通志》等。

严羽的文学创作

  严羽教人学诗,必熟读《楚辞》,乃至于盛唐名家作品,并且反对苏轼、黄庭坚的诗风,称其为诗虽工,“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同时批评四灵派和江湖派。虽然生活在南宋末年,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但在元军入侵、国势垂危之际,仍很关心时事,爱国思想在诗中时有流露,对朝政弊端也颇多不满之词,如《北伐行》、《四方行》、《有感六首》等。所以戴复古说他“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引自朱雯《严羽传》)。他的七言歌行仿效李白,五律除学李外,还学杜甫、韦应物。但主要倾向仍为王(维)、孟(浩然)冲淡空灵一路。他最重要的成就在于诗歌理论,著有《沧浪诗话》。创作成就远逊于理论贡献,历来诗论家多指出这两方面的差距。《四库全书总目》说他的创作“志在天宝以前,而格实不能超大历之上”,“止能摹王孟之余响,不能追李杜之巨观也”。

  其诗集名《沧浪先生吟卷》(或名《沧浪吟》、《沧浪集》)2卷,共收入古、近体诗146首。有《邵武徐氏丛书·樵川二家诗》本。《沧浪诗话》则附于诗集之后。

严羽的诗论影响

  严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启迪了元代诗人,影响覆盖了明代文艺理论界,深刻地影响了清代和近代。这是任何其他理论家都不曾有过的殊荣。

  从宏观上看,严羽的影响可以分为生前和去世后两大阶段。生前,他主盟诗坛诗社,直接指导了一批文坛后进,从而形成了一个诗派。他去世以后,他的历史作用就表现为思想影响。正是在这方面,才表现出一个思想家的本质和他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沧浪诗话》是一部极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其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福建文苑传》以“扫除美刺,独任性灵”总括严氏诗论。《沧浪诗话》全书完全不涉及诗与儒道的关系及其在政治、教化方面的功能,而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这与理学家的文学观恰成对立,很值得注意。

诗词推荐

闲曳枯筇自在行,曲廊小阁赏新晴。幽禽叶底吟风久,残雨枝间照日明。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亦知老健终难恃,且复萧然得此生。

山外圆天一镜开,山头云起似浮埃。松吟竹舞水纹乱,坐见溪南风雨来。

几点丹砂照绿阴,瑶池内使翠霞襟。东风何处曾相识,沉水香消午院深。

晴云高举雪云低,日日占天候不齐。菘白僵成蒋白笋,麦黄淹作韭黄虀。江湖吐日鼋晞甲,山路成泥兽印蹄。老去欲休官不许,夜来魂梦旧山豀。

晨鸡才发声,夕雀俄敛冀。昼夜往复来,疾如出入息。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自念因念君,俱为老所逼。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三年不放归,炎瘴消颜色。山无杀草霜,水有含沙蜮。健否远不知,书多隔年得。愿君少愁苦,我亦加餐食。各保金石躯,以慰长相忆。

精庐不住子,自有无生乡。过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浮云归故岭,落月还西方。日夕虚空里,时时闻异香。

梅花巳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蔕与枯须。

离玄帐之五载兮,致桂酒而为羞。神剡剡而如见兮,目无睹而心忧。思旧爱之莫得兮,逝长往而悠悠。协清和之斌斌兮,护二仪之〖姽柔。阐坤德之英英兮,匹任姒而尹优。亲蚕桑以为务兮,性勤俭而采芣。持内则其纯备兮,克温恭而行修。想仪容之仿佛兮,意歔欷而难蒐。感霜露之不停兮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寒日倚江阁,晚云低可攀。溪翁随水上,田妇赴虚还。幻境梦占梦,畏涂山复山。乾坤有馀地,闲处着衰颜。

我从清湘发源来,直送湘流入营水。故人亭前合江处,暮夜樯竿矗沙尾。却从湘口望湘南,城郭山川恍难纪。万壑千岩诗不偏,惟有苍苔痕屐齿。三年瘴雾亦奇绝,浮世登临如此几?湖南山色夹江来,无复瑶篸插天起。坡陀狠石蹲清涨,澹荡光风浮白芷。骚人魂散若为招,伤心极目春千里。

中军待上客,令肃事有恒。前驱入宝地,祖帐飘金绳。南陌既留欢,兹山亦深登。清闻树杪磬,远谒云端僧。回策匪新岸,所攀仍旧藤。耳激洞门飙,目存寒谷冰。出尘閟轨躅,毕景遗炎蒸。永愿坐长夏,将衰栖大乘。羁旅惜宴会,艰难怀友朋。劳生共几何,离恨兼相仍。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吾今又悲子,辍筋涕纵横。

篱边雪畔影横斜,应讶何乡太瘦些。未可被渠瞒老眼,玉堂茅舍一般花。

肯伴白云休。

佳节凭高驻采旗,亭皋雾罢转晨曦,堋间羽集号猿后,台外尘飞戏马时。芳菊治疴争泛蕊,丹萸解恶遍传枝。明年此会知何处,醉玉颓山不用辞。

秋风有落枝,天籁动埙篪。鼓角山河壮,襟怀岁月迟。阮生狂一啸,汉武老多悲。虽有秦歌激,终堪理钓丝。

新绿池塘,一两点、荷花微雨。人正静,桐阴竹影,半侵庭户。欹枕未圆蝴蝶梦,隔窗时听幽禽语。卷沙帏、随意理琴丝,黄金缕。鲛绡扇,轻轻举。龙涎饼,微微炷。向水晶宫里,坐消襻暑。剥啄谁敲棋子响,莺儿林里惊飞去。最好是、活水沦新茶,醒春醑。

夜来听雪晓来看。惊失却尘寰。摇撼琼林玉树,心疑身是仙官。乘风缥缈,凌空径去,不怕高寒。却被孤鸿相劝,何如且在人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