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为大川重说偈言

无流无派亦无源,粝食充饥衲御寒。
直下承当直下了,有何佛祖有何传。

作品评述

《代为大川重说偈言》作品评述:《代为大川重说偈言》出自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诗词推荐

灯火薰天夹路旁,属车旋处翠华张。非烟拥盖璇霄丽,若月乘轮御陌长。十里香花连泰畤,千门鼓吹彻昭阳。皇诚已自通天贶,万祀应知宝祚昌。

樵童野犬迎人後,山葛棠梨案酒时。不畏尖风吹入牖,更教床畔觅鸱夷。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苍鹰摆血,白凤下肺。桂子自落,云弄车盖。木死沙崩恶溪岛,阿母得仙今不老。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崖蹬苍苔吊石发,江君掩帐筼筜折。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片纸殷勤赠跋篇,来从箕子旧朝鲜。六经原不经秦火,好为刊传惠后贤。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史君大雅资,胸中淡无欲。尤物能移人,犹有此数竹。

去年今日雨潇潇,今日天晴雪尚消。杖履谁来看花柳,江湖何处得渔樵?徒叨食饮居安土,未有功劳补圣朝。入夜遥遥瞻北斗,紫云团盖上青霄。

风月分公宇,图书静客堂。交情知烂熳,暇日想徜徉。我老嗟筋力,诗成损肾肠。报章惭不敏,秋至足悲伤。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昔岁寓文馆,雅志慕藩屏。尝闻近畿州,胜绝惟南颍。十年走京华,官局苦间冷。欲求一麾去,数奏囊章请。适会择兹守,乘时窃侥幸。君相宠儒林,念久贷諐眚。旋蒙左符赐,上戴天恩并。扁舟促行役,洪渠逐奔猛。飘然离尘嚣,有若出机穽。从容光景多,历览江山迥。去都时值秋,到官

矮屋两三间,无荣梦自安。好山看不厌,终日坐忘飡。书就松根读,琴来石上弹。浮生闲是宝,何必望为官。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凉月生秋浦,玉沙鳞鳞光。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芳草漫漫岂变秋,牧童白牯恣优游。异中有路人难见,却谓骑牛不识牛。

出守西周又许田,白头何幸再朝天。升阶子细瞻尧日,不似侏儒梦灶年。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洛城风日美,秋色满蘅皋。谁同茂林下,扫叶酌松醪。

床头络纬泣秋风,一点残灯照药丛。梦吉梦凶都不是,朝朝望断北来鸿。

南山迤逦入南塘,北渚迢嶢枕北墙。过尽绿荷桥断处,忽逢朱槛水中央。凫鷖聚散湖光净,鱼鳖浮沉瓦影凉。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