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一方册,授以太始文。

出自清代徐咸清的《登岱(其二)》

出自清徐咸清的《登岱(其二)》

拼音和注音

shǒu chí yī fāng cè , shòu yǐ tài shǐ w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一方: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玄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司马贞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宋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郑玄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观音在南海,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清顾炎武《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齐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陈沂《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宋曾巩《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高诱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高诱注:“方,道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悰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悰求诸饮食方,悰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悰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唐李贺《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唐曹松《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元曾瑞《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焦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臧克家《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唐王建《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宋张载《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唐李端《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12.宋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鲁迅《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15.一万的隐语。详“一干一方”。

太始:古代指天地开辟﹑万物开始形成的时代。引申为原始。

以太:1.17世纪的物理学家为解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而提出的没有质量但有极大刚性,并且无处不在(包括真空和物质内)的一种介质。20世纪初的物理实验证明以太不存在。2.中国近代康有为等借自物理学的哲学名词。康有为把以太和仁等同起来。谭嗣同用以太表示物质,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以太的结晶,是世界的本原;同时又把仁、兼爱、慈悲等看作以太的作用。严复认为以太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说的物质性的“一清之气”。孙中山认为以太是“太极”,是世界的物质始基,地球(行星)是由以太进化而成的。

徐咸清

不详


原诗

晨登千仞巅,佳气何氤氲。

天门射渴日,彩霞落纷纷。

元气自流转,不知昼夜分。

窈窕古英妃,飘飖紫绮裙。

天浆漱皓齿,玉色含微醺。

结成金芝盖,即是前峰云。

手持一方册,授以太始文。

回首隔霄汉,散失鸾鹤群。

璚箫去缥缈,余音不可闻。

诗词推荐

叠玉骈珪巧思长,露华烟魄让清光。休摇雉尾当三伏,似展龙鳞在一床。高价不唯标越绝,冷纹疑似卧潇湘。杜陵他日重归去,偏称醉眠松桂堂。

苏毡久绝寝衣想,姜被忽分挟纩春。

深宫美人百不知,饮酒食肉事游嬉。弹丝吹竹舞罗衣,曲终对镜理鬓眉。岌然高髻玉钗垂,双鬟窈窕萼叶微。宛转踯躅従婴儿,倚楹俯槛皆有姿。拥扇执拂知従谁,瘦者飞燕肥玉妃。俯仰向背乐且悲,九重深远安得窥。周生执笔心坐驰,流传人间眩心脾。飞琼小玉云雾帏,长风吹开忽见之。

客梦还松陵,寒江渺烟雨。异时醉吟地,依然记洲渚。三高平生欢,彷佛递宾主。十年扁舟兴,一夕暂容与。此乐曾未央,覆瓿俄惊鼠。隙月监我帷,破窗风自语。展转谁晤言,僮隶聊尔汝。吾生独何事,寤寐仍羇旅。

中和报政二年间,五马朝天不可攀。南国愿留申伯住,东山催起谢公还。银钩铁画辉棠荫,玉鉴冰壶照笋斑。名在御屏扒课最,前途重见玺书颁。

金陵亦是开基地,虎踞龙盘旧业存。先帝寝园犹白鹿,功臣甲第自朱门。冶城烟垒秋风肃,淮水金铙片月昏。太傅元勋藏上册,肯令妖祲近中原。

萧萧风色弄寒威,见尽郊原向晚晖。昨夜星霜和月落,满林红叶隔烟飞。已嗟北渚莲初老,更惜东篱菊渐稀。休感岁华伤节物,眼前樽酒重相违。

仓庚昨归候,阳鸟今去时。感物遽如此,劳生安可思。养真无上格,图进岂前期。清节往来苦,壮容离别衰。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风朝津树落,日夕岭猿悲。牵役而无悔,坐愁只自怡。当须报恩已,终尔谢尘缁。

一言子产识然明,白首怜君独抱经。去马来牛随白日,落花飞絮得浮名。曳裾五府非良计,发愤三书亦漫成。便作归休岂无食,木兰垂露菊含英。

游子新从绝塞回,自言曾上李陵台。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斾拥帆开照德星,天风高兴国风清。武夷仙仗知回也,各下禅云到地迎。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其胤维何?天被

诸佛降生,鼻直眼横。打与狗吃,据令而行。汉通正法眼,日午打三更。

嵇康性弥嬾,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老聃有至论,身孰亲於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於梦,食欲来於羹。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缾罂。

瑟彼瑶爵,亚维上公。室如屏气,门不容躬。礼殷其本,乐执其中。圣皇永慕,天地幽通。礼匝三献,乐遍九成。降循轩陛,仰欷皇情。福与仁合,德因孝明。百年神畏,四海风行。总总干戚,填填鼓钟。奋扬增气,坐作为容。离若鸷鸟,合如战龙。万方观德,肃肃邕邕。

龙章晨下九重关,帝敕元凶出羽出。揭日行空破昏暗,乘风纵燎绝神奸。须看文正昭陵日,孰与忠宣元佑间。更原和平培治体,儒臣千岁侍天颜。

植物惟竹尤清刚,高君占断作屋场。首阳二子艴然怒,柰何千载侵了强。七贤六逸接踵起,纷纭聚讼如诸墙。士师狐疑不能决,后村老子来平章。世间物以少为贵阳市,姚花禹柏蜀海棠,箨龙子孙异于是,布满天地并四方。幽栖自是渠高兴,胜践不与君相妨。立谈虞芮各冰释,高君奄有千筼

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蒍于。但信椟藏终自售,岂知碗脱本无橅。朅従冰叟来游宦,肯伴?翟仙亦号儒。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不嫌雾谷霾松柏,终恐虹梁荷栋桴。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感君生日遥称寿,祝我余年老不枯。未办报君青玉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苦海为人,随波逐浪,茫茫甚日休期。为酒色财气。一向粘惹,瞒心昧己。不算前程,幼躯有限,待作千年之计。忽一朝阴公来请,看你教谁替。千间峻宇,金玉满堂,毕竟成何济。劝诸公省,早把凡笼猛跳出,向物外飘蓬,放落魄婪耽,鹑居*食,昏昏炼已。默默地、怡神养气。丹成既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