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萧旷冥会诗(萧旷答诗)

红兰吐艳间夭桃,自喜寻芳数已遭。
珠珮鹊桥从此断,遥天空恨碧云高。

作品评述

《与萧旷冥会诗(萧旷答诗)》是唐代诗人萧旷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种颓废的心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感。

诗中描述了红兰在盛开的时候,夭桃已经凋谢,自己却还在寻找美好的事物,表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珠珮和鹊桥都成为了过去,只能遥望天空中碧云高处,憾恨自己无法达到那些美好的事物。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红兰吐艳间夭桃,
自喜寻芳数已遭。
珠珮鹊桥从此断,
遥天空恨碧云高。

诗意和赏析上,诗人通过对红兰和夭桃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红兰虽然盛开,但它的美丽是短暂的,而夭桃已经凋谢,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在寻找美好事物的过程中,却发现珠珮和鹊桥已经消失,无法再与之相会,只能远望天空中高悬的碧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无法达到的憾恨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颓废感,也反映了唐代晚期文人士人生的迷茫和困顿。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无法达到的憾恨,构成了这首诗的主旨,传达了一种消极的情绪和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萧旷,明末爱国将领。字逸然,湖北汉阳人。以武举授黎、靖中军都司。当时刘承胤为黎、靖参将,萧旷是其属下。从刘承胤征峒苗有功,历升至副总兵。永历朝升萧旷总兵官都督同知,行黎、靖参将事,守靖州。永历元年秋,武冈陷,刘承胤投降清朝。永历皇帝南奔至靖州,萧旷迎接,非常忠诚恭顺。永历很喜欢他,让他随自己逃往广东,萧旷奏:“臣职在守土,自当以死谢国恩,扈跸非臣职也。臣以死捍靖。清军当杀臣而后能进。”永历走后,萧旷修守具,召士兵,涕泣劝慰,勉以死守。刘承胤率兵至,召旷降。旷大骂,焚其书。俄而清兵大至,兵民惊溃,旷独率内丁十余人登城射之。敌冲郭门入,旷短兵接,巷战。力尽,遂遇害。

诗词推荐

江南郡守列金阶,内里华筵日日排。文武官僚多二品,还乡尽带虎头牌。

紫绛李杨卢杏黄,红腮脆碧磊篝箱。春风媚世葩华过,夏日荐茶冰蜜尝。瓜步它时邵平意,木奴晚节李衡穰。君看饤坐百端辑,腐蠹萧然自弭忘。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毕竟以丕成霸业,岂能于汉作纯臣。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驾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

仙山游观甲寰瀛,不比人间自雨亭。歌断瑶池云杳杳,酒行金谷水泠泠。珠帘卷雨惊秋近,罗袜凌波笑客醒。月下佩环声更好,应容挥尘伴公听。

志士无时亦少成,中才随世就功名。并汾诸子何为者,坐与文章立太平。

衰年寒食又清明,欹枕诗成字不成。却寄宗文与宗武,一春风雨大江横。

可是初逢萼绿华,琼楼烟月几仙家。坐中听彻《凉州曲》,笑指窗前夜合花。

窗隙针来大,霜风圣得知。耳边如箭急,直把菊花吹。

道在颜瓢栾不忧,清风端可继前修。朅将西涧重新了,莫是东莱再出不。学校诸生俱向仰,文章太守共赓酬。戍瓜忽及东吾道,轻重从知系去留。

朱减颜逾皱,霜添鬓却新。文章应舍我,富贵不如人。照破生前物,思穷死后神。谓宜休仕汉,何必只逃秦。

游丝千万暖风柔。只系得春愁。恨杀啼莺句引,孤他语燕攀留。纵然留住,香红吹尽,春也堪羞。去去不堪回首,斜阳一点西楼。

安康地理接商於,帝命专城总赋舆。夕拜忽辞青琐闼,晨装独捧紫泥书。深山古驿分驺骑,芳草闲云逐隼旟。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

遥闻金在沙,知是虚名号。世人方竞奢,何兹有遗宝。

荻湾渔客巧妆成,硾铸银星一点轻。抛过碧江鸂鶒岸,轧残金井辘轳声。轴磨騂角冰光滑,轮卷春丝水面平。把向严滩寻辙迹,渔台基在辗难倾。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登舟既虎啸,激水方龙战。惊波动连山,拔剑曳雷电。鳞摧白刃下,血染沧江变。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

白公自号老居士,疏傅史称贤大夫。脍卿不妨留客饮,擘麟何必享天厨。清池澡沐端溪石,素壁彰施洛社图。帝赐后村奎画在,作堂安用扁青涂。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