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圣山

抠衣上圣山,徘徊四望通。
下视小区邑,上视高苍穹。
小者吾诚高,高者吾何从。
浑浑道无极,求之不可穷。
而欲穷其际,亦曰执一中。
一中苟在斯,卑高大小同。

作品评述

登圣山

抠衣上圣山,徘徊四望通。
下视小区邑,上视高苍穹。
小者吾诚高,高者吾何从。
浑浑道无极,求之不可穷。
而欲穷其际,亦曰执一中。
一中苟在斯,卑高大小同。

中文译文:
穿着破衣登上圣山,四周一览无余。
低下眺望小村庄,抬头仰望高远的天穹。
小的人而心向往高远,高的人我又何依从。
追求无穷无尽的道理,却不可得。
然而想要极尽其境,也可以说是坚守一种中道。
只要坚守这种中道,卑高的大小就都相同。

诗意和赏析:
《登圣山》是宋代诗人詹初所写的一首诗。诗人通过描述登上圣山的情景,抒发了对追求和境界的思考。

诗中,诗人穿着破衣登上圣山,四周远望,感叹自然的广阔和壮丽。他下视小村庄,上视高远的天穹,对比了个体的渺小和宇宙的广大。他认为即使个体能够争取高远,却无法超越宇宙的辽阔。对于追求无穷无尽的道理,他认为是求之不可得的。然而,他也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境界,即坚守一种中道。只要坚守这种中道,卑高的大小就没有差别。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对于境界的思索。他对于无限追求的否定,认为求之不可穷;而提出坚守一种中道,表达了对于平衡和稳定的渴望。这种境界的追求,表明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性思考和对于心境的独立把握。

诗词推荐

行过横烟杳霭中,低低茆舍绕蒿蓬。譍门见客僧如鹿,席地围炉火自红。隙壁射床千里月,破窗吟纸一川风。仆夫密劝休安枕,闻道穿窬是主翁。

遇重阳。梦纯阳。*起心香礼正阳。三师助我阳。炼阴阳。固元阳。五色霞光簇太阳。云中子抱阳。

参军肯自笑苍颜,花趁篮舆簇玉盘。賸取必知丛蝶恨,款行聊许路人看。娟娟静静春情好,淡淡浓浓粧色残。已遣小蛮歌送酒,故教乱插竹皮冠。

灵均恨不与同时,欲把幽香赠一枝。堪入离骚文字不,当年何事未相知。

青山深处桃花红,应有幽人住此中。又疑山深人迹绝,封泥弹核如芙蓉。树成花开亦既实,实落山中还自植。年年岁岁长芳株,人人借认神仙宅。

禔身涉世谩多忧,运去时来不自由。孔子三千难变鲁,太公八十尚兴周。星辰岁久常差度,江海潮生会倒流。万有盈亏理如是,可须悭作醉乡游。

日西江口落征帆,却望城楼泪满衫。从此梦归无别路,破头山北北山南。

大家齐力劚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还持病眼将昏力,来看仙山未了青。

笑中声远。走向曲房花树畔。拥在尊前。顿觉春温却夜寒。愿酬心满。只得教伊频劝盏。缓唱何妨。贴体衫儿扑扑香。

群山合沓来,回抱东林缺。紫翠不可解,环城如玉玦。龙飞晋水清,天转旄头灭。萧萧古战场,春耕拥残雪。

风定南溪映碧虚,扁舟选胜百蟠纡。荇花荷叶明人眼,犹记当年入镜湖。

千林凉叶颤秋声,前庭后庭新月明。聚头举酒固自乐,秉烛游园聊适情。此去寒衾仙骨冷,可堪清夜泪珠倾。人生聚散浑无据,相约同游白玉京。

霏雨晚沾裳,零霜晓被路,驱车叹时迈,所遇一无故,悠悠天地宇,万物各有聚,閟我冰雪姿,幽居从可住,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晚花开为雨,残果落因风。独坐还吟酌,诗成酒已空。自得家林趣,常时在外稀。对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雀斗翻檐散,蝉惊

潘阆祠前在,天教得此邻。百年传盛事,一巷两诗人。老境差磻水,高风想富春。但教樽有酒,不必更言贫。

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照眼石榴裙褶红,回头浪蕊随春空。春归湓浦风尘外,诗到淮南烟雨中。护田将绿一水同,造化夺巧非天公。锦囊不尽思无穷,我欲从之歌元丰。

平章江浙素馨种,小白花山瓜葛亲。借取水沉薰玉骨,便如屏障唤真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