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了残经赞

五教三乘,之绕葛藤。
一言道尽,玉兔东升。

作品评述

《对月了残经赞》是宋代释绍昙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对月的景象,表达了关于佛教教义的思考和颂扬。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亮高悬,照亮了佛经的残页。
五教三乘,如葛藤交错,纠缠不清。
一言之中,道出了佛教的真谛。
玉兔东升,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机。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月亮的描绘为背景,寓意着对佛教教义的思考和赞美。月亮照亮了残缺的佛经,象征着佛教教义的光明和智慧。五教三乘指的是佛教中的不同教派和修行阶段,如葛藤交错般纠缠在一起,展现了佛教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一言之中道出佛教的真谛,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敬仰。玉兔东升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机,暗示着佛教教义的传播和发展的前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在描绘月亮的同时,巧妙地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思考和赞美。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月亮与佛经的残页相联系,突出了佛教教义的珍贵和重要性。五教三乘的描绘展示了佛教的复杂多样性,体现了佛教思想的博大精深。一言道尽的表达方式传递了佛法的精髓,凝练而深远。玉兔东升的意象则给予人们希望和信心,表明佛教教义将继续传播和发展。整首诗词以简洁、深邃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意义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推崇,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嘉李繁相倚,园林澹泊春。齐纨剪衣薄,吴伫下机新。色与晴光乱,香和露气匀。望中皆玉树,环堵不为贫。

酒楼柳絮白纷如,带雨随风密又疏。万景天全群动息,玉堂人老卧茅庐。

双雉在野时,可怜同嗜欲。毛衣前后成,一种文章足。一雉独先飞,冲开芳草绿。网罗幽草中,暗被潜羁束。剪刀摧六翮,丝线缝双目。啖养能几时,依然已驯熟。都无旧性灵,返与他心腹。置在芳草中,翻令诱同族。前时相失者,思君意弥笃。朝朝旧处飞,往往巢边哭。今朝树上啼,哀音

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夜静月明多,开门满山雪。

(采蜡,怨奢也。荒岩之间,有以纩蒙其身。腰藤造险,及有群蜂肆毒,哀呼不应,则上舍藤而下沈壑。)采采者蜡,于泉谷兮。煌煌中堂,烈华烛兮。新歌善舞,弦柱促兮;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

侍臣鸣珮出西曹,鸾殿分阶翊彩旄。瑞气迥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袍。花间焰焰云旗合,鸟外亭亭露掌高。肯念万年芳树里,随风一叶在蓬蒿。

汉东九十九重冈,武都九十九脉泉,岂如君家环翠阜,小潭佩玦声锵然。我欲从君乞庵地,开轩下看泉中天。金丹九转太多事,服水自可追飞仙。云孙相遇不相识,笑问尘世今何年。掬泉弄月清啸罢,却折玉井秋风莲。

暨州风土今非昔,安得珠犀卖客船。莫笑归装无一物,江头鱼蟹亦论钱。

泾溪石险人竞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云门举起竹篦,开口知君话堕。上方香积不餐,甘伏食人涕唾。

公子有德宜置诸,有德公子毋忘诸。我方乞忽诵此,箴铭磊落肝脾虚。

筑室深山裹,开门古涧边。月高猿子叫,日晏虎儿眠。带雪挑黄菜,敲冰取碧泉。不知居士乐,空受俗人怜。

烟云乱画阴,雨雹交晚风。道人定眼观,只与清晓同。

地高多与风云会,天近尝为日月邻。

囊书空自负,早晚达明君。

老觉触事懒,病添归计忙。行年心已化,畴昔意空长。五柳栗里宅,百花锦城庄。何时去检校,一棹水云乡。

良会难逢万事非,弥旬缱卷思清微。家山一夜梅花发,月霁风光夜欲归。

戕性伤生俗所同,人间今见百年翁。无稽不学公超雾,有待犹嗤御寇风。心到灵源千虑息,气随真火百骸通。临觞不用嗟离阔,达者相忘道术中。

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壮几年归。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