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藉田回仗御楼二首

应门斯御,雉扇爰开。
人瞻日月,泽动云雷。
同风三代,均禧九垓。
欢心允洽,时咏康哉。

作品评述

《咸平藉田回仗御楼二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不详。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皇宫大门,有一座御楼,雉扇敞开。人们仰望着太阳和月亮,泽被云雷所感动。像风一样,代代相传,共同享受九垓的福祉。欢乐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时光歌颂着安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隋代皇宫中的一座御楼,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景象的赞美和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雉扇和日月象征着皇室的尊贵和权威,而云雷的动荡则代表着大自然的威力。诗人以同风三代、均禧九垓来形容皇室的统治延续和繁荣昌盛,表达了对皇室的赞美和祝福。整首诗流露出欢乐与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人们对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皇宫中的御楼和自然景象,展示了隋代社会的繁荣和皇室的威严。通过对雉扇、日月、云雷的描写,诗人将皇室的高贵和大自然的力量相结合,体现了皇室的统治地位与自然界的庄严壮美。诗中的同风三代、均禧九垓则强调了皇室的世袭与繁荣,表达了对皇室的赞美和祝福之情。整首诗以欢乐与宁静的氛围为主旨,传递了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和祝愿,给人以平和、庄重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皇宫景象和自然景观,抒发了对皇室和安宁生活的赞美之情。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隋代社会的繁荣和皇室的威严,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这首诗词充满了美好的愿景和祝福,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平和、庄严的氛围。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古塔荒台出禁墙,磬声初尽漏声长。云生紫殿幡花湿,月照青山松柏香。禅室夜闻风过竹,奠筵朝启露沾裳。谁悟威灵同寂灭,更堪砧杵发昭阳。

山如削玉水涵秋,人在冰壶月底游。劫火半空尘世换,不知此处几登舟。

登庸局面变,报复念头差。贬削村夫子,褒崇笑夜叉。

木落山空独占春,十分清瘦转精神。雪疏雪密花添伴,溪践溪深树写真。三弄笛声风过耳,一枝筇影月随身。吟罢欲断相逢处,恐是孤山隐逸人。

冬冬才动热蒸蒸,直到更初渐渐清。臓腑始坚今反利,痰涎愈盛气难平。形容凋瘦真如鬼,耳目聪明粗似人。自是虚劳无可说,更将经络为推明。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闷愁山重海来深。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秋风江上白云飞,江气飘萧欲洒衣。正是荷花满吴国,诗人灵彻故山归。

老子生朝,萧然坐离骚窟宅。更莫诧、才雄屈宋,诗高刘白。不向凤凰池上住,不逃鹦鹉洲边迹。谩一官、如水过称呼,诸侯客。平生志,水投石。首已皓,心犹灵。算陆沉雄奋,总非人力。广武成名惟孺子,高阳适意须欢伯。睨醉乡、一笑抚青萍,乾坤窄。

玉历初颁第一春。

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天阔不知山脚远,潮平微见晚烟横。石门无数征帆去,惟有渔舟个个轻。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睡魔困衰翁,白日坐兀兀;忽然振衣起,目了尚如鹘。凭高望中原,佳气未消歇,逆贼稽大刑,痛愤深至骨。新霜下昌陵,草有胡马齕,羽林百万士,何日闻北伐?贱臣官有守,不敢叫行阙。梦中涉黄河,太行高硉矹。天河未洗兵,封豕食上国,坐令河洛间,百郡暗荆棘。夷吾非王佐,尚足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冠带亦自闲,累月不首身。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石藓黏简册,松风堕衣巾。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山肴与野釀,待我如佳宾。有召即走赴,爱其爱我真。常巩礼数乖,取问吾交亲。正此一夏乐,忽兹遘萧辰。还愧拥千骑,又走西道尘。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扬州旧梦久以绝,且著临邛犊鼻裈。爱君诗笔有才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接罗倒着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

归怀剩不安,促榜犯风澜。落宿含楼近,浮月带江寒。喜逐行前至,忧从望里宽。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

巫阳归梦融千峰,辟恶香消翠被浓。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中流掀簸势难停,望断龙祠与戍亭。胡不少留风止去,塔铃昨者故丁宁。

贫莫客千里,富莫不出门。迫隘多陵辱,飘摇困风尘。所以丈夫志,奋翼凌清氛。一举蹴四海,载举登昆仑。玉皇顾我笑,众嫭粲以繁。引酒酌北斗,银河为飞翻。天姿固如是,龌龊何足云。鄙哉贫贱者,矫首望余芬。鹏鷃各有分,榆枋保终年。

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自是神明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