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四望山,过都昌悬,入彭蠡湖

众船争取疾,直赴两山口。
吾船独横趋,甘在众船後。
问来风不正,法当走山右。
不辞用尽力,要与风相就。
忽然挂孤帆,吾船却先走。

作品评述

《明发四望山,过都昌悬,入彭蠡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穿越两座山口,进入彭蠡湖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亮的早晨,我望着四周的山峦,
经过都昌悬桥,进入彭蠡湖。
众多船只争相追逐,快速驶向两座山口。
而我的船独自横冲直撞,毫不在乎其他船只的领先。
我问自己,为何风向不正,我应该向右绕过山峰。
我不顾一切地努力,希望能与风相遇。
突然间,我挂起孤独的帆,我的船却率先前行。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乘船穿越山口、进入湖泊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坚定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尽管其他船只都在争先恐后地追逐,但作者的船只却独自冲刺,不受其他船只的影响。作者不畏艰险,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即使风向不利,也要尽力与风相逢。最后,作者的船只竟然领先其他船只,展现了作者的果断和决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船只穿越山口、进入湖泊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坚定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诗中的"明发四望山"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早晨的明亮景象,给人以希望和活力。"众船争取疾,直赴两山口"表现了其他船只的竞争和追逐,而作者的船只则"独横趋,甘在众船后",显示了作者的独立和坚持。"问来风不正,法当走山右"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决策,他决定绕过山峰,寻找更有利的风向。"不辞用尽力,要与风相就"展现了作者的决心和努力,他愿意付出一切努力与风相遇。最后,作者的船只"忽然挂孤帆,吾船却先走",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领先其他船只,展示了作者的果断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坚定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表达了追求目标、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对风向的思考,也给人以启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

昨晚匆匆解尽船,石门未到已黄昏。殷勤净慧烟中塔,送我今朝过石门。

泉流岩窦本来清,易以清名亦狥名。却笑两公徒蚌鹬,如今赢得坦斋声。

射策志未就,从事岁云除。箧留马卿赋,袖有刘弘书。忽见夏木深,怅然忆吾庐。复持州民刺,归谒专城居。君家诚易知,胜绝倾里闾。人言北郭生,门有卿相舆。钟陵霭千里,带郭西江水。朱槛照河宫,旗亭绿云里。前年初缺守,慎简由宸扆。临轩弄郡章,得人方付此。是时左冯翊,天下

何必逢人尽说贫,自来求已胜求人。梅花落尽青山远,深掩柴门过一春。

.海南有五色雀,常以两绛者为长,进止必随焉,俗谓之凤凰,云久旱而见辄雨,潦则反是。吾卜居儋耳城南,尝一至庭下,今日又见之进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既去,吾举酒祝之曰:若为吾来者,当再集也。已而果然,乃为赋诗。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仁心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沈,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楚王宫宇。

少时见敲搒,濈濈背欲汗。及壮事州县,稍稍觉不惮。由来只一心,今昔非异见。君子远庖厨,夫岂恶刍豢。长恐恶今熟,此道出无间。是隐乃在我,扁榜安用办。君侯退归来,此意却无限。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过水得凭槛,满川皆夕阳。江山逢胜绝,手笔恨荒唐。城郭蒙笼近,汀州杳霭长。明朝又东去,尘土入衣裳。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冷面皎霜凝,电光双目峥。生来元自别,不但父书灵。

歌舞送飞球,金觥碧玉筹。管弦桃李月,帘幕凤凰楼。一笑千场醉,浮生任白头。灼灼传花枝,纷纷度画旗。不知红烛下,照见彩球飞。借势因期克,巫山暮雨归。

应物无心善自宽,临财有义肯儒酸。竹林逸老多馀庆,鸿苑奇书独饱观。名父平生淹簿领,佳儿他日绍衣冠。追思再世相逢旧,西望梅溪一永叹。

放车秋崖望,所得过旧闻。初疑古轴画,山水秋毫分。时见崖下雨,多从衣上云。濯足行尚侧,心忧踏天文。八荒正摇落,独余草木薰。但觉耳目胜,未知筋力勤。颠毛已种种,世患方纷纷。何当啸吟此,日与樵苏群。

山、碧浪湖者,皆横陈于前,特吾几席中一物耳。遥望具区,渺如烟云;洞庭、缥缈诸峰,矗矗献状,盖王右丞、李将军著色画也。松风怒号,暝色四起,使人浩然忘归。慨然怀古,高歌举白,不知身世为何如也。溪山不老,临赏无穷,后之视今,当有契余言者。因大书山楹,以纪来游波影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斅鸣鸡。

细知诗律析秋毫,况是天然笔力高。便好铺张清庙颂,不须追逐楚人骚。

诏跸回清御,宸旒驻紫烟。矞云霏汉幄,法曲度文弦。猎翠雄风度,凝香甲帐褰。仙葩浮羽葆,藻卫缛芝廛。式宴千钟酒,迷魂七日天。宸章纡宝思,休咏掩楼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