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董纪的《螳螂捕蝉歌》
拼音和注音
zhī zhū wǎng pò qīng tíng zǒu , yàn zi chuān huā bì yā ji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蜘蛛:动物名。节肢动物门蜘蛛纲蜘蛛目。分头胸部、腹部,有四对脚,每只脚都有七个节,节末有爪。眼睛二至四对,便于观察事物。肛门前有瘤状突起的纺绩器,由此抽丝织网、捕食昆虫。多数为肉食性。
燕子:家燕和雨燕的通称。
蜻蜓:动物名。昆虫纲蜻蛉目。
蛛网:蜘蛛所织成的丝网。
蜘蛛网:蜘蛛张的网。
董纪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原诗
蜘蛛网破蜻蜓走,燕子穿花避鸦舅。
幽人睡起静中观,更有蝉声在高柳。
螳螂捕蝉蝉未知,黄雀又拟螳螂后。
儿童调黐欲黏雀,竿动雀惊儿缩手。
须臾螳螂亦引去,彼蝉蚩蚩得无咎。
世间万事无不然,人或设机天却否。
莫将閒虑挂眉头,不如且进杯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