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会远华馆呈胡仲威

岭表岂必热,庚伏频滂沱。
薄暮辱招要,盆李参瓶荷。
君侯如长松,折节交藤萝。
奇字识夏鼎,古音弹云和。
今日素商至,高屋凉意多。
夜清群籁息,已有蛩鸣莎。
人生不饮酒,贤愚同销磨。
拍手问湘累,独醒欲如何。
谬承青眼顾,讵惜苍颜酡。
客散我亦归,耿耿看斜河。

作品评述

《秋日会远华馆呈胡仲威》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日远游华馆呈献给胡仲威
岭外的天气为何会如此炎热,连续多日的阴雨滂沱。
黄昏时分,我受到邀请前往招待所,盆景中有李树和参瓶荷花。
胡仲威,你像一棵高大的松树,弯腰拱手,与藤萝交织。
你认得奇怪的古代文字,弹奏出悠扬的古乐。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你的商馆,高楼上凉爽的感觉很多。
夜晚寂静,群鸟已经停止鸣唱,只有蛩蛩声在沼泽中响起。
人生中不喝酒,贤者和愚者都会受到同样的磨难。
我拍手问你,湘水的波浪是否已经堆积?
独自清醒的时候,我在想,这样的情景将如何发展。
我虚伪地依靠你的赏识,难道不为你的年华流逝懊悔吗?
客人离去,我也要回家了,凝视着斜阳下的河水,心中感慨万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以及诗人与胡仲威的交流和思考。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友情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岭外的秋日,天气炎热,阴雨不断。这种反常的天气使人感到不适和困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在黄昏时分,诗人受邀前往胡仲威的招待所。诗人描述了那里的景物,有盆景中的李树和参瓶荷花,展示了胡仲威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诗人将胡仲威比作一棵高大的松树,松树象征坚韧和不屈的品质。他们之间的交往如同藤萝交织在松树上,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诗人提到胡仲威能够识别奇怪的古代文字,并弹奏出古乐,这展示了他的博学和才艺。

诗人来到胡仲威的商馆,感受到高楼上的凉爽,这里似乎有一种宁静和安逸的氛围。夜晚降临,万籁俱寂,只有蛩蛩声在沼泽中响起,诗人的思绪也随之回归。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和友情的思考。他认为人生不饮酒,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都会经历相同的挑战和困境。他向胡仲威询问湘水是否依然波涛汹涌,暗指胡仲威是否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才华和热情。

诗人虚情假意地依赖胡仲威的关注和赏识,但他是否真正珍惜和理解胡仲威的才华和努力?这种虚伪的态度使诗人自问,自己是否应该为老去的岁月感到懊悔。

最后,客人离去,诗人又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他凝视着斜阳下的河水,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诗人与胡仲威之间的交流,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他对友情的思考也引发了对自我虚伪和对他人的珍惜的反思。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哲思。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诸友俱能作,如吾何所知。强推为会长,深愧不相宜。《玉树》多悲调,《竹枝》亦俗词。口占南北曲,即席付歌儿。

君有江南行,为君歌以喜。龙盘山万曲,练静江千里。江山不可空,台星照吴中。古来王谢地,今有周召风。而间杨与郑,万丈光相映。煌煌聚宰府,金陵一何盛。此去知已贤,雅客情无边。白云起江树,明月逐江船。云月共徘徊,优哉如游仙。归来笑春风,白日登青天。

黯淡江天雪欲飞,竹篱数掩傍苔矶。清愁满眼无人说,折得梅花作伴归。

身健官闲荷主恩,萧然不异在家园。一池新墨生吟思,半篆残香入梦魂。旧友无书知独冷,小儿有命会孤骞。藜羹麤足余何事,钟动三茅又歛昏。

文苦意尤切,色低声转微。三生住浅土,一竁阻深归。艺圃笔锋扫,侯门尘柄挥。何惭素车集,回绕绛旌飞。

大有公卿弗似吾,一枝藤上挂葫芦。旋疏苔石通崖溜,自祝山神保鹤雏。休羡铭旌题极品,试将槐树植三株。依然此事凭阴德,从古幽明理不殊。

东君著意在枝头。红紫自风流。贪引游蜂舞蝶,几多春事都休。三分好处,不随流水,即是闲愁。惟我惜花心在,更看红叶沈浮。

燕燕尾不齐,撇裂侵泥滓,翻飞烟雨里。转眼朱门委榛杞,权门如市止复止,天际翻飞鹰敛翅。

扶筇西去谩寻春,独学无人沐且熏。便欲问津从桀溺,当时折槛愧朱云。阴霾满目凭谁扫,芳草莲空未易耘。家学定须兴尚父,威声一振九夷闻。

忧人何处可销忧,碧瓮红栏湓水头。从此浔阳风月夜,崔公楼替庾公楼。

忆初鼓箧虞庠日,识面乃喜文章伯。游从不觉化芝兰,交契悬知定金石。萧条离绪十秋风,天涯等是飘零客。双鳞不到雁无来,月照庭空心若失。岂期此地忽相逢,津津喜气眉间溢。口谈诗书尚细事,满腹包罗济时术。辕驹局促思千里,笯凤葳蕤空六翮。升沈世态且勿论,执手临风长太息。

童稚亲儒墨,时平喜道存。酬身指书剑,赋命委乾坤。秋爽鼓琴兴,月清搜句魂。与君同此志,终待至公论。

生在西山,常居东谷,出没无时。向枯树岩前,幽泉涧畔,饥*渴饮,饱暖随宜。一任纵横,平生勇猛,走入丛林万木披。谁知得。但无忧无*餐渴饮,饱暖随宜。一任纵横,平生勇猛,走入丛林万木披。谁知得。但无忧无惧,断绝狐疑。等闲剔起双眉。有万里风生八面威。自踏叶巡山,不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寻花携李。红漾轻舟汀柳外。小簇春山。溪雨岩云不饱帆。相逢心醉。容易堆盘银烛泪。痛饮何言。犀箸敲残玉酒船。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万壑千岩一剡溪,漫天云冻雪风飞。人踪鸟迹俱沉绝,独有扁舟兴尽归。

带浅人家隐树深,嫩晴天色弄云阴。好风袅袅穿林去,吹散松黄似郁金。

及时行乐慰刀州,晓背重城信马头。彩石散随香被去,芳尘纷逐钿车流。恖恖曲水当年会,草草东山旧日游。不是海云今独胜,清风长共好诗留。

一命华其老,诸昆半作官。相高仍孝悌,不但盛衣冠。近别那云诀,临丧独忍看。心知公不恨,我自泪难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