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韩子东赏牡丹

呜呜晓角春风送,日日官身随鸟动。
但知敲傍负佳辰,纵有芳菲难入梦。
起寻北郭新雨后,愁见西山含雪冻。
茅茨虽暖岂宜花,笑我此行真凿空。
向来洛上定真谱,只许姚花充物贡。
只今老病陪少年,驽骑何能追骏鞚。
便将花裓问天女,欲返田园寻二仲。
此花含笑我不言,且插一枝风帽重。

作品评述

《同韩子东赏牡丹》是李石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呜呜晓角春风送,
日日官身随鸟动。
但知敲傍负佳辰,
纵有芳菲难入梦。
起寻北郭新雨后,
愁见西山含雪冻。
茅茨虽暖岂宜花,
笑我此行真凿空。
向来洛上定真谱,
只许姚花充物贡。
只今老病陪少年,
驽骑何能追骏鞚。
便将花裓问天女,
欲返田园寻二仲。
此花含笑我不言,
且插一枝风帽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同韩子东一起赏牡丹的场景。诗人通过描述春风送来的晨曦和鸟儿的鸣叫,表达了自己作为官员每天都随着鸟儿的活动而起床的生活状态。他明白早起敲打门扉,能迎接美好的时光,即使周围芬芳的景色也难以进入他的梦境中。诗人离开官邸,追寻北郭的新雨后景象,但看到西山已被积雪覆盖,心生忧愁。诗人认为茅屋虽然温暖,但并不适合花朵生长,嘲笑自己此行的目的空泛。他回顾过去在洛阳的经历,只有姚花可以作为物品贡献给皇室,而如今他老病困身,无法再追逐高贵的装饰品。诗人想向天女打听花的真正含义,希望能够回到田园中,寻找平凡的生活。最后,诗人决定不再言说这朵花的含义,只是插在风帽上,表示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作者的情感和内心挣扎。诗人通过对春风、鸟儿、雨、雪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官职、物贡、年轻与衰老等主题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以牡丹为象征,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诗人在朝觐官府的生活中感到乏味,渴望追求更高尚的境界,但现实的束缚使得他难以实现理想,最终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田园生活中。诗中的牡丹既是美丽的花朵,又是理想生活的象征,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和思考,表达了对现实局限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词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经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思考。这首诗词以牡丹为线索,《同韩子东赏牡丹》是宋代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呜呜晓角春风送,
日日官身随鸟动。
但知敲傍负佳辰,
纵有芳菲难入梦。
起寻北郭新雨后,
愁见西山含雪冻。
茅茨虽暖岂宜花,
笑我此行真凿空。
向来洛上定真谱,
只许姚花充物贡。
只今老病陪少年,
驽骑何能追骏鞚。
便将花裓问天女,
欲返田园寻二仲。
此花含笑我不言,
且插一枝风帽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韩子东一同欣赏牡丹花的情景。诗人通过描述清晨的角声和春风的吹送,表达了自己作为官员每天随鸟儿的活动而起床的生活状态。他明白挨门敲响在美好时光降临时的重要性,即使周围充满了芬芳的景色,也无法进入他的梦境。诗人离开官邸,寻找北郭的新雨后景象,却看到西山已被积雪冰封,感到忧愁。诗人认为茅屋虽然温暖,却不适合盛开花朵,嘲笑自己此行的空洞目的。他回忆起过去在洛阳的经历,只有姚花可以作为贡品献给皇室,而如今他年老病困,无法再追逐高贵的装饰品。诗人想向天女询问花的真正含义,希望能够返回田园,寻找平凡的生活。最后,诗人决定不再言说花的含义,只是将一枝牡丹插在风帽上,表示对它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作者的情感和内心挣扎。诗人通过描绘春风、鸟鸣、雨雪等自然景物,以及对官职、贡品、年轻与衰老等主题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以牡丹花为象征,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诗人对作为官员的生活感到乏味,渴望追求更高尚的境界,但现实的桎梏使他难以实现理想,最终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田园生活中。诗中的牡丹既是美丽的花朵,又是理想生活的象征,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和思考,表达了对现实局限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词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经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思考。这首诗词以牡丹花为线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薄酒可与忘忧,丑妇可与白头。徐行不必驷马,称身不必狐裘。无祸不必受福,甘餐不必食肉。富贵于我如浮云,小者谴诃大戮辱。一身畏首复畏尾,门多宾客饱僮仆。美物必甚恶,厚味生五兵。匹夫怀璧死,百鬼瞰高明。丑妇千秋万岁同室,万金良药不如无疾。薄酒一谈一笑胜茶,万里封

汉家为瑞双黄鹄,只道飞翻太液池。不似云屏六画鹤,帝宫深处有人知。

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

画桥烟重柳垂垂,露湿衣裳透始知。丹佳花香墙畔起,水葓枝影席间移。思量究竟都如梦,恋著休閒煞不痴,夜半江潮声正熟,归来才是欲眠诗。

作乐合祖,笋簴在庭。众奏具举,肃雝和鸣。神灵来格,庶几是听。皦绎以终,永观厥成。

苍苍德也亦如斯,政化全归副倚毗。十万人家寫春色,不知谁解立生祠。

非村非郭路萦回,绕屋蔷薇户半开。春暖莺声相应答,晚晴鸦阵自归来。白烟上锉炊新稻,红雨糟床滴旧醅。山色满窗书满架,此生无梦落黄埃。

腕软拨头轻,新教略略成。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法向师边得,能从意上生。莫欺江外手,别是一家声。

岸春芳草合,几处思缠绵。向暮江蓠雨,初晴杜若烟。静宜幽鹭立,远称碧波连。送别王孙处,萋萋南浦边。

一领布袍,一床纸被。葫芦拄杖为行李。三杯两盏乐天真,谁能与你争闲气。满眼苍生,争名夺利。朝朝只要巴家计。教他吃个土馒头,方知

紫殿长杨满路尘,骊山荒草没麒麟。伶玄作传追飞燕,李白歌辞忤太真。舞袖夜虚金掌月,香囊魂坠紫丝茵。可怜倾国倾城曲,一度秋风一怆神。

东风初到,小梅枝上,又惊春近。料天台不比,人间日月,桃萼红英晕。刘郎浪迹凭谁问。莫因诗瘦损。怕桑田变海,仙源重返,老大无人认。

江涛如此得离难,祸本萧墙两巨奸。仲举能无推席起,茂弘正有角巾还。救时岂料兔三窟,去国才知虎九关。卖论取官方翕翕,吾诗未敢落人间。

春风入江南,红蒸小桃坼。亚卿何壮哉,持节使江北。雅牌刻金字,黄旗书御墨。奉将出云天,万里布恩德。十载分三光,河洛蛮雾黑。夜泣孤鬼魂,毒贯生灵臆。胚胎此祸者,起自燕山役。今兹欲洽明,造物岂晚测。关中几万人,性命悬兆亿。虏虽识天意,按旧反图域。闻其所车载,取及

豢饱则蹄齧,羌奴敢肆行。蚊蝱失驱逐,蝼蚁遂纵横。古先谋士帅,今谁可将兵。庙堂揽群策,还许访书生。

乐天乐天,来与汝言。汝宜拳拳,终身行焉。物有万类,锢人如锁。事有万感,爇人如火。万类递来,锁汝形骸。使汝未老,形枯如柴。万感递至,火汝心怀。使汝未死,心化为灰。乐天乐天,可不大哀,汝胡不惩往而念来。人生百岁七十稀,设使与汝七十期。汝今年已四十四,却后二十六

金星隐地烁游车,那用行堤更筑沙。官妓趁时簪玉蕊,艺工随分赐银花。每乘此节寻萧寺,全胜当年醉习家。归漾彩舟欢意在,还延宾从尽流霞。

分知白首天寒,千林摇落寻真隐。天工付与,冰肌雪骨,暗香寒凝。自许贞心,肯教色界,软红尘近。怅绿衣舞断,参横梦觉,依稀旧家犹认。不为角声吹落,向花前、为伊悲恨。玉堂茅舍,风流随处,年年孤另。不是人间,肝肠铁石,相逢休问。算知心、只许东风,漏泄一分春信。

花开已堪镜,半绿卷如杯。谁为回风力,清香满面来。

水落山增峻,江空石出奇。倚篷看不足,解缆放教迟。沙上雁初到,樽前蟹可持。中秋能几日,又是菊花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