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钱澄之的《书所闻》
拼音和注音
yáng shuài fēng wén yǐ jiù xíng , tiān yú cǐ rì shí cháo t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朝廷:(名)①君主时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地方。②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
风闻:(动)从传闻中听说(未加证实):~你要出国了,是真的吗?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原诗
杨帅风闻已就刑,天隅此日识朝廷。
汉家有法宜明正,都尉阴谋似不经!
诸将强梁谋益狡,异时仓卒诏谁听?
南阳问罪功非细,即恐萧墙祸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