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和弹篇七章当鞠歌行(其五)》
拼音和注音
xiōng zhōng hé suǒ zhù , rì yuè guāng míng zá fēng y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光明:(名)亮光:他眼前闪出一线~。[反]暗淡|黑暗。②(形)明亮。③(形)表示正义或有希望的事物:~之路|~大道。[反]黑暗。④(形)没有私心,坦白:~正大|~磊落。[反]阴暗。
月光:月亮的光芒。
日月:1.谋生之道,生存。2.天体,即太阳和月亮。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食饴匪甘,食檗匪苦。我思其人,中夜起舞。
其人森森玉树枝,空岩结屋云萝衣。
石床苍苔三尺厚,不知寒冷安知饥?
胸中何所贮,日月光明杂风雨。
有时还出山,悲啸能动千石顽。
其人可望不可即,出入行踪那能测?
仰看银汉高嵯峨,北斗当头剑芒逼,万事平生在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