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萨都剌的《长门秋漏》
拼音和注音
sān bǎi liù xún shàng kě zhī , èr shí wǔ shēng xiāo bù d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二十:20,是19与21之间的自然数。也可以写作+20。20是一个阿拉伯数字,是偶数,合数。中国汉语写作二十或者廿。
六旬:六十。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不得:1.不可能;不允许。2.得不到;找不到。
五声:五声wǔshēng[thefivenotesoftheancientchinesefive-tonescale]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宫、商、角、徵zhǐ、羽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尚可:合格的,能通过检查的。
百六:古代以为厄运。寒食日的别称。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诗
上壶注水水缕明,中壶激箭移银星。
铜龙宛转吐余毒,闷杀长门不寝人。
情云心上如火色,泪涛湿透银蟾白。
三百六旬尚可支,二十五声消不得。
何人夜扣相如扉,千金买赋成何迟。
男儿酒后多情思,此意文君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