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采石蛾眉山

一岛烽烟斡怒流,烯犀捉月两悠悠。
蛾眉中划三千丈,不著人间半点愁。

作品评述

《题采石蛾眉山》是一首宋代无名氏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烽烟斡怒流,烯犀捉月两悠悠。
蛾眉中划三千丈,不著人间半点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宏伟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蛾眉山被形容得宛若一座岛屿,烽烟斡怒流和烯犀捉月则是形象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山势险峻和壮丽的景观。诗人以此来表达自然的壮丽和恢弘之美,与人间的忧愁相比,其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恢弘之美。烽烟斡怒流和烯犀捉月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山势的雄伟和壮丽,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幻莫测和不可捉摸。蛾眉山被描绘成一座无忧无虑的岛屿,与纷繁复杂的人间相比,无论是在尺度上还是在情感上,都微不足道。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微小,通过对比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以谦卑的态度面对自然,珍视眼前的美好,超脱尘世的烦恼和忧愁。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豁达的感觉,使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放松心灵,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翠琰苔封韩令句,古祠巫降伏波灵。

今年见说也无锥,政坐谈天泄密机。举世近来憎直语,贵人剩许未为痴。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又一番、泸水出牂牁。江声汹鸣鼍。正南人争望,转移虎节,弹压鲸波。未见元戎羽葆,民气已冲和。不待禁中选,李牧廉颇。却顾边陲以北,似乘航共济,亡楫中河。纵缆头襦尾,其奈不牢何。□明公、一襟忠愤,想誓江、无日不酣歌。当津者,岂应袖手,长宴江沱。

南寺上人禅学苦,东冈老子法筵开。遥知大设伊蒲供,送汝挑包去捞斋。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池塘生春草。数尽归鸿人未到。天涯目断,青鸟尚赊音耗。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巢燕引雏,乳莺空老。庭际香红倦扫。乾鹊休来枝上噪。前回准拟同他,翻成病了。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眉间翠攒,鬓边霜早。

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全活啮鞍吏,平章秤象船。丕乎真有幸,舒也竟无年。

禅宫寂寂白昼长,出门江山悲异乡。歌檐日暖好鸟语,空庭客稀春草长。红树人家隔修竹,青芜村路达横塘。欲向东城踏青去,碧云何处水茫茫。

枝上好花无十日,松梢老叶有千年。静中勘破人间世,醒者常愚醉者贤。

二年边戍绝烟尘,一曲河湾万恨新。从此凤林关外事,不知谁是苦心人。陇上征夫陇下魂,死生同恨汉将军。不知万里沙场苦,空举平安火入云。

君自舀来仆自挑,燕昭台畔雨潇潇。高低深浅两双手,香臭稠稀一把瓢。阳春白雪同掩鼻,苍蝇盛夏共弯腰。澄清天下吾曹事,污秽成坑便肯饶?

玉立佳公子,哦松始戍瓜。拳拳饬边琐,寸寸画江沙。慷慨志忧国,清修僧在家。送行诗尚湿,身世遽空华。

曾不见譊譊。城中类远郊。虽然千里马,却有一枝巢。月出云山背,风来松竹梢。顽然何所得,岂复避人嘲。

有母有母死南国,天气黯淡杀气黑。忍埋玉骨崖山侧,蓼莪劬劳泪沾臆。孤儿以忠报罔极,拔舌剖心命何惜。地结苌弘血成碧,九泉见母无言责。呜呼二歌兮歌复忆,魂招不来长叹息。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虎翼龙蟠大将旗,逆驱流电走妖魑。阵前捉得胡王女,赐与营中厮养儿。

故园归未得,此日意何伤。独坐水边草,水流春日长。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