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王祎的《临漳杂诗十首(其八)》
拼音和注音
mín zǐ cái wèi yàn , xī huā jiě zuò b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解作:谓天地解冻,雷雨兴起,草木复苏。语出《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原诗
山秀英灵聚,溪清爽气开。
水晶凝石髓,月彩耀珠胎。
珉紫裁为砚,犀花解作杯。
最怜沙上草,颜色在根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