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寺丞新第二首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书生眼力悭。
地占百弓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作品评述

诗词:《方寺丞新第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宅成天下借图看,
始笑书生眼力悭。
地占百弓多是水,
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
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
天心未遣主人闲。

中文译文:
在这座宅院里,可以借助图谱来观察天下的形势,
最初嘲笑那些眼力短浅的书生。
这里的地势占据了百弓之多,多是水势,
楼宇的每一面都与山峦相适应。

莲池的水深深得就像通往苕溪的小路,
奇石似乎在行走间变幻成了雁荡的景致。
只是担忧中原的形势正在沸腾,
上天的心意尚未让主人得以安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刘克庄的作品,描述了一个宅院的景致以及对时局的思考和担忧。

首先,诗人以宅院为背景,将其形容为一个世界的缩影,通过观察宅院的地势和楼宇的布局,可以借此洞察天下的局势。他最初嘲笑那些只看狭隘眼前的书生,自认为自己眼光更宽广。

诗中提到地势占据了百弓之多,多是水势,意味着这个宅院周围有很多水流,可能是一片湖泊或者河流,显示了宅院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楼宇的每一面都与周围的山峦相得益彰,展示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接着,诗人以苕溪路和雁荡作为意象,描绘了宅院内的莲池和奇石。莲池深邃如入苕溪之路,奇石变幻莫测,犹如行走间进入了雁荡的景致。这些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韵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他担心中原地区政治形势动荡不安,可能出现动乱和动荡。他认为天意尚未让主人得以安闲,显示了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宅院景致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时局的思考和担忧,体现了宋代文人士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关切和责任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萱堂积庆,桂苑流芳,于门瑞蔼佳气。正属仲秋弥月,称觞对此际。西王母、来人世。拥佩从、尽皆珠翠。彩庭下,争看蓝袍,衬斑斓戏。富贵有谁同,四德躬全,五福由来备。况善断机迁教,轲亲实无异。看看仕无淹滞。即召入、佐君经济。愿延寿,鸾轴金花,年年加赐。

早向春闱遇品题,继从留幕被恩知。何期瀔水缄书日,正是椒陵梦奠时。感旧绪言犹在耳,怆怀双泪谩交颐。谁将姓字题延道,共立门生故吏碑。

尝记论诗语,辞卑名亦沦。宁从陶令野,不取孟郊新。琢砾难希宝,嘘枯强费春。今将风什付,可与二南陈。

一秋好处黄叶节,自昔名言不浪传。八日登高胜九日,今年不饮便明年。

熙肃琨庭,载升金记。迺导迺陪,威侪济济。天步继临,孝诚行矣。声容也昭,中外悦喜。

春入池亭好,风光暖更鲜。寻芳行不困,逐胜坐还迁。细草乱如发,幽禽鸣似弦。苔文翻古篆,石色学秋天。花落能漂酒,萍开解避船。暂来还愈疾,久住合成仙。迸笋支阶起,垂藤压树偏。此生应借看,自计买无钱。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目前百口还相逐,旧事无人可共论。

同门二三友,星弁尝蝉联。一日两会面,三日一共筵。共旨棋声里,雨夜诗筹前。斗酒相为娱,余欢则陶然。永言怀及兹,余愁浩如山,未别已足惜,别后谁慰颜。陆扬未可俟,寄声断鸿边。

秋怀索寞,悠悠心事野鸥边。几回崔九堂前。照眼故家风调,人物尚依然。按清商一曲,倾动华筵。新声巧翻。道且莫、诧贞元。爱煞珠绳银管,满意清圆。风花无梦,待回施、春光与少年。杜陵老、凄断邻船。

青廓经新雨,扶疏桂影秋。夜凉山色静,风细水光浮。坐久因忘寐,诗成得散愁。愿言乘此兴,同赋庾公楼。

壑源今日为君倾,可当杯盘泻浊清。未到舌根先一笑,风炉石鼎雨来声。

云卷道者方昼睡,有僧奚为入桑杞。惠然相过穷壑底,共谈儒流佛宗旨。二家之风亦颓靡,吹而飏之谁为起。寒灰煨芋香透纸,呼童就邻一赊米。作糜煮菜相料理,吾穷于世无比拟。殷勤相觅有吾子,谩书七字聊送似,往供天嫔泣山鬼。

不见陈夫子,依稀四载余。云亡前日信,报葬几时书。玉轴千篇在,牙签万卷储。九原应有恨,新第落成初。

小竖驱牛羊,日照山下道。山翁家业贫,青松不得老。

孤村寂寂潮生浦,小院昏昏雨送梅。蔬食一箪宜面槁,畏涂九折自心灰。古人骨朽有书在,今雨泥多无客来。散发阳狂非寄傲,世间万事本悠哉!

明功借位,起幻入尘。百草头边有芳信,纵横指点自家春。

有别动五六载,相过才一二朝。白首我方糟曲,素风君欠箪瓢。

幽趣无人会,清闲五月中。鱼跳荷叶绿,猿笑荔枝红。拨竹看新月,钩帘入好风。神仙赤松地,正恐自相通。

(周公作。古琴操云:於戏嗟嗟,非旦之力,乃文王之德)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于彼为。自周之先,其艰其勤。以有疆宇,私我后人。我祖在上,四方在下。厥临孔威,敢戏以侮。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南阳令尹振华镳,三月春风困柳条。携手河梁愁欲别,离魂芳草不胜招。壼觞调笑平民讼,宾客风流醉舞腰。若见贤如武候者,为言来仕圣明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