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上林新柳变,小苑暮天晴。
始望和烟密,遥怜拂水轻。
色承阳气暖,阴带御沟清。
不厌随风弱,仍宜向日明。
垂丝遍阁榭,飞絮触帘旌。
渐到依依处,思闻出谷莺。

作品评述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上林新柳变,小苑暮天晴。
始望和烟密,遥怜拂水轻。
色承阳气暖,阴带御沟清。
不厌随风弱,仍宜向日明。
垂丝遍阁榭,飞絮触帘旌。
渐到依依处,思闻出谷莺。

中文译文:
上林中的新柳变得郁郁葱葱,小苑中的夕阳晴朗。
刚开始看到柳丝和蒙蒙的烟雾交织在一起,远远地觉得轻柔地拂动水面。
柳树的颜色随着阳光的照射,显得温暖;树荫下的沟渠清澈。
我不厌倦地看着风儿轻轻吹拂柳丝,还要向着阳光散发光明。
垂下的柳丝遍布在阁楼上,飞舞的柳絮触碰到帘幕和旗帜。
一点一点地靠近,我思想闻到了谷地中鸟儿的歌唱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小苑中的柳树景色。作者用铺陈细腻的笔触,将柳丝轻柔的姿态和飞舞的柳絮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通过描述阳光和柳丝的互动,表达了对春天温暖明亮的热爱之情。诗中虽然没有具体描写柳树的姿态和细节,但通过表现柳丝和飞絮的动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感觉。

诗人以一种幽雅、含蓄的方式,将柳树的美感传达给读者。即使是细微的细节,如柳丝在风中的轻轻摆动、柳絮触碰帘幕和旗帜,也给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氛围。通过这些形象描写,诗人给人一种犹如置身其中的感觉,让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以细腻、含蓄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小苑柳树景色的品味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通过观察柳丝和飞絮的细微变化,以及阳光和阴影的交织,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盎然的赞美,也流露出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整首诗以极简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具有典型的唐代诗风特点。

诗词推荐

问知桑梓处,师祖李延平。往正三山学,看驰四海声。新吟严更典,老貌古兼清。上水过衢信,暗淡溪却顺。

对酒当歌,无愁可解,是个道人标格。好风过耳,皓月盈怀,清净水声山色。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随处惯曾为客。尽虚空、北斗南辰,此事有谁消得。曾听得、碧眼胡僧,布袍沧海,直下钓丝千尺。掣取鲸鱼,风雷变化,不是等闲奇特。寒暑相催,乾坤不用,历劫不为陈迹。可怜生、忘却

苛留不觉夏徂秋,甚笑周颙却效尤。往圣明言衰戒得,先贤亦谓耄宜休。空疏谒帝无高论,老退明农已熟筹。惭愧二君更迂阔,远看逐客欲何求。

呵叱星辰赋远游,更提水镜著中流。读书有眼月千里,爱士无方春九州。论及养生浑是道,时因主试却关愁。武夷不作逢溪老,亦欲临风助击鸥。

彼美东堂下,方池谁凿成。萧侯慨不见,亦足窥典刑。湛湛鱼可数,怗怗鸥不惊。此心有如水,通国号神明。

范雎相秦倾九州,一言立断魏齐头。世间祸故不可忽,箦中死尸能报雠。

饧粥初香未赐烟,百金难买过湖船。南屏山下何年骨,犹向人间觅纸钱。

浔阳少有风情客,招宿湖亭尽却回。水槛虚凉风月好,夜深谁共阿怜来。

器度风标合出尘,高贤应总贵全真。野僧何以伸谣咏,鹤算三千别有春。

雅淡容仪,温柔情性。偏伊赋得多风韵。明眸剪水玉为肌,凤鞋弓小金莲衬。相见虽频,欢娱无定。蛮笺写了凭谁问。坚心好事有成时,须教人道都相称。

卯饮君家江上楼,坐中风雪暗前洲。世间矰缴无空巧,我自归心没白鸥。

丹田自种留年药,玄谷长生续命芝。世上漫忙兼漫走,不知求己更求谁。

一代名臣张右丞,玉山头作紫霄亭。如今再得戴安道,拈出旧时山色青。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籍,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杨柳青云合,芙蓉锦幛开。船从湖上过,人在画中来。莫问桓伊笛,且传袁绍杯。明朝归醉李,舒啸漫徘徊。

细雨归帆暮,西风远笛哀。江空人永已,兴尽首重回。嗣祖焉非福,王生本不来。从今长谢客,稳卧北山隈。

柳衰蝉噪寒烟淡,地迥山遥暮雨收。宛是昔年秋气味,只添多病与离愁。

醉尉怒呵故侯猎,亭长豪夺徵君牛。射虎将军馀怒在,卖药先生一笑休。

民愚一何鼠,民怒一何虎。谨毋芟刈之,持以报九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