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磨祖师赞

大破六宗,单传一心。
游梁历魏,罕遇知音。
少室九年空面壁,谁向同霜夜月沉沉。

作品评述

《达磨祖师赞》是宋代释师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赞颂达磨祖师为主题,表达了祖师大破六宗,只传授单一心法的伟大成就,并描述了他游历梁、历魏的经历,以及罕有的遇到知音的幸运。诗词中还提及他在少林寺空室九年,孤独地面壁修行,以及在同霜夜月的沉思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现了达磨祖师的精神境界和修行历程。它以一种朴实直接的风格,表达了达磨祖师对于修行道路的执着和坚持。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大破六宗,单传一心。
游梁历魏,罕遇知音。
少室九年空面壁,谁向同霜夜月沉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达磨祖师一生的伟大成就和修行历程。诗词开篇即提到他"大破六宗",意味着他摒弃了各种教派的杂念,坚持单一的修行方法,强调了专注和纯净的重要性。

接着,诗词描绘了达磨祖师游历梁、历魏的经历,表达了他在修行道路上的辛劳和寻找知音的艰难。"罕遇知音"表明他在广泛的旅途中很少遇到真正理解他的人,强调了他孤独的修行状态。

诗词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达磨祖师在少室(少林寺)度过的九年空室修行时光。"空面壁"表明他独自一人面对空白的墙壁,专注于内心的修行,强调了他对于修行的虔诚和坚持。

最后两句"谁向同霜夜月沉沉"表达了达磨祖师在寂静的夜晚与冷冷的月光下,对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思考。这句诗意蕴含深远,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单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达磨祖师在修行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和坚定信念。它呈现出达磨祖师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于真理的追寻,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修行的理解。

作者介绍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此僧年几那得知,手种青松今十围。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山中有僧人不知,城里看山空黛色。

事往人离,还似暮峡归云,陇上流泉。奈向分罗带,已断么弦。长记歌时酒畔,难忘月夕花前。相携手处,琼楼珠户,触目依然。从来惯共,锦衾屏枕,长效比翼文鸳。谁念我,而今清夜,常是孤眠。入户不如飞絮,傍怀争及炉烟。这回休也,一生心性,为你萦牵。

石室先生笔有神,我来拂拭一酸辛。败墙惨澹欲无色,老气森严犹逼人。惯阅冰霜元耐久,耻随儿女更争春。纷纷可笑空摹拟,尔辈毫端万斛尘。

治音安乐绍熙初,试听咸韶可并驱。鼗武磬襄奚足数,作成从引不愁无。

克复归神主,多才自不难。

江上青帘映白沙,垆头美酒玉无暇。李白当年曾醉此,桃花落尽不思家。

马风风,风得好。摆脱家缘,无烦无恼。自今后、不作猖狂,便一心办道。净神炉,清丹灶。炼汞烹铅,屏除阴耗。一阳生、大药灵灵,有分

簪*潇然自谢林。一家柔*到周南。以贤论母书彤管,有子能官尽孝心。香雾碧,寿尊深。岁时春辇醉花阴。从今业庆堂前月,翠竹高梧听凤

圭塘种藕已多时。贴水晓星稀。生意一朝回。便万柄、红酣绿*。连宵骤雨,透空繁响,清绝不容诗。对境写襟期。要无愧、鸱夷子皮。

妙玄易解,心意难善。穷究如何长便。牢捉牢擒,争奈马猿跳健。十二时中返倒,斗唆人、生情起念。当发愿,便至死来来,与他征战。饶你十分颠傻,却怎禁,坚志专专锻炼。达悟知空,自是内观不见。才方生育天地,药炉中、日月运转。常清静,圣功生,神明出现。

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气应邻我忆家。极目江南千里恨,依然如泪看黄花。

吾王游胜地,骖驾历祇园。临风画角愤,耀日采旗翻。永怀筌了义,寂念启玄门。深溪穷地脉,高嶂接云根。信美谐心赏,幽邃且攀援。曳裾欣扈从,方悟屏尘喧。

寂莫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魇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一点灵光在,月生沧海深。此中难着语,何处可相寻。野寺庙无定,穷冬日易阴。听松行九里,却坐冷泉吟。

云根流出泻寒声,冷沁禅关竹树清。气泄化胎飞宝锡,岩开冰谷愧尘缨。鹤林月浪秋常浸,龙海波涛夜忽惊。分我一瓢甦旱岁,化为霖雨泽苍生。

祖灯传到老卢奴,解道元来一物无。葱岭笑伊携只履,渡江更要一枝芦。

实祀毕圆丘,嘉辰庆泽流。天备临观魏,盛礼蔼风锋。洋溢欢声动,氛氲瑞气浮。上穹垂眷佑,邦国拥鸿休。

少年魂梦底曾间,多在江湖烟水间。今日精蓝方丈地,倚窗眠看洞庭山。

笾豆簠簋,黍稷非馨。懿兹彝器,厥德惟明。金石匏革,以和以平。由此无疆,期乎永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