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夏太常仲昭(二首)

写经谁复换群鹅,故旧其如死别何。
清泪潺潺流不尽,残星落落已无多。
天边尺牍催归凤,水上孤城隐去骡。
日暮不堪东面望,玉峰依旧碧嵯峨。

作品评述

诗词:《挽夏太常仲昭(二首)》

朝代:明代

作者:刘珏

《挽夏太常仲昭(二首)》是明代刘珏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挽夏太常仲昭(二首)

经谁复换群鹅,
故旧其如死别何。
清泪潺潺流不尽,
残星落落已无多。
天边尺牍催归凤,
水上孤城隐去骡。
日暮不堪东面望,
玉峰依旧碧嵯峨。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珏挽诗,以寄托对逝去的友人夏太常仲昭的思念之情。诗人描绘了友谊的破碎和失去所带来的伤痛,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悼和不舍之情。诗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思念和痛苦。第一首诗的前两句"经谁复换群鹅,故旧其如死别何",表达了友谊的破碎和失去所带来的痛苦。群鹅是象征友谊的动物,而换群鹅则意味着友人的离去,使得曾经亲密的关系变得陌生。第三句"清泪潺潺流不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眼泪的不停流淌。第四句"残星落落已无多"描绘了逝去时光的残缺和不可挽回的失去。

第二首诗以描绘景物的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天边尺牍催归凤,水上孤城隐去骡"描绘了天边归凤的尺牍和水上隐去的城隍,形象地表达了友人已经远去的事实。最后两句"日暮不堪东面望,玉峰依旧碧嵯峨"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玉峰"象征友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境界,"碧嵯峨"则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词以简洁、凄美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思念和痛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诗词的意境悲凉动人,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叹。

诗词推荐

万乘凄凉蜀路归,眼前朱翠与心违。重华不是风流主,湘水犹传泣二妃。

吹花不起午风轻,懒絮閒丝颺暖晴。诗料满前收不尽,海棠花下又闻莺。

斓斑碎玉养菖蒲,一勺清泉潢石盂。净几明窗书小楷,便同尔雅注虫鱼。

旧文新札俨成行,柏燻微开帙气香。天下书多殊未见,颜生应笑下雌黄。

势凌风力斗清严,彻骨尤非老病堪。冻蠡夜回千首北,寒梅朝放一枝南。扁舟底事方行役,贩履何人正立谈。江上别来劳梦寐,相宽犹喜见诗三。

有生如浮云,闲踪本无着。出门随所之,去住安可托。茫茫三界内,百年同旅泊。瑾师了空相,偶地得余乐。去岁辞东州,今晨往南郭。山褐秋风凉,林钟暮烟薄。何处觅禅栖,孤筇遍前壑。

五朝遗老四专城,年号凡经十四更。八袠即今逾少壮,七人从昔冠耆英。冻窗映雪能坚坐,泥屐看山只步行。清健如公天下少,平心心事十分平。

壮岁崭头角,夷涂试著鞭。群公争倒屣,诸老亦忘年。论议倾朝誉,功名短世缘。神伤贤伯仲,同雨夜无眠。

屋头晴哢已交交,更向春风打一遭。花片已肥红欲绽,柳丝烟重绿如缫。

报慈有一公案,诸方未曾结断。幸遇改旦拈出,各请高著眼看。

九节筇枝休化龙,佳时朝暮且相从。枯条岂但敲令尽,鸟雀冲花定不忪。

帘外微风。云雨回踪。银釭烬冷锦帏中。枕上深盟,年少心事,陡顿成空。岭外白头翁。到没由逢。一床鸳被叠香红。明月满庭花似绣,闷不见虫虫。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如龙骄马出东华。竞指横乌席帽遮。尽道李家模样好,最宜头上带宫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露芽初破云腴细。玉纤纤亲试。香雪透金瓶,无限仙风,月下人微醉。相如消渴无佳思。了知君此意。不信老卢郎,花底春寒,赢得空无睡。

流水随弦滑,清风入指寒。坐中有狂客,莫近绣帘弹。

借榻青安恰一年,年穷何事复谋迁。官閒空绾文章印,水浅难移书画船。稚子欢呼新入屋,老夫叹息早归田。人生聚散如凫雁,极目江湖万里天。

朔风利似刀,朔雪密如织。四山号虎兕,万卒无生色。号令等风霆,直捣龙沙北。夜半缚呼韩,天明传蓐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