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沙

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
橹声已出雁翅浦,荻夹喜入长风沙。
长风自古三巴路,樯竿参差杂烟树。
南船北船各万里,凄凉小市相依住。
歌呼杂沓灯火明,黄昏风死浪亦平。
劳苦舟师剩沽酒,安稳明朝到池口。

作品评述

《长风沙》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水在六月里没有界限,
惊涛和骇浪吹散了花朵。
划桨的声音已经离开了雁翅浦,
荻芦夹道喜迎长风沙。
长风自古就是通往三巴的路,
船桅参差不齐,烟树杂乱。
南船和北船各自航行万里,
凄凉的小市相依相存。
歌声和呼喊声,灯火辉煌,
黄昏时分,风息浪平。
疲惫的船员只剩下喝酒消愁,
安稳地等待着明天到达池口。

诗意:
《长风沙》描绘了江上的长风景象和船舶行驶的艰辛。诗人通过描写江水中的波涛和风浪,以及划桨的声音和船舶的景象,表现了江上的壮阔景色和船员的辛劳。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江水和船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长风沙》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江上的景色和船舶的生活,展示了陆游独特的诗人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首句以"江水六月无津涯"开场,描述了江水在六月时的辽阔无边。接着,通过"惊涛骇浪高吹花"的描绘,传达了风浪汹涌的景象和花朵被风吹散的情景。

诗中划桨声和船舶的景象,展现了江上的生活场景。"橹声已出雁翅浦"一句,表现了船只离开港口的情形。"荻夹喜入长风沙"一句,则表达了船舶驶入长风沙的喜悦之情。长风沙是通往三巴的路,"长风自古三巴路"这句诗,将长风与古代的交通路线联系在一起,强调了长风的历史意义。

接下来的几句表现了江上船舶的景象和船员的辛劳。"樯竿参差杂烟树"描绘了船上的桅杆和远处的烟树,给人以错综复杂的感觉。"南船北船各万里,凄凉小市相依住"则展示了船舶航行千里的艰辛和小市之间的相互依存。

诗末两句"歌呼杂沓灯火明,黄昏风死浪亦平"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歌声和呼喊声在灯火辉煌的夜晚回荡,黄昏时分风息浪平,给人以安宁之感。最后两句"劳苦舟师剩沽酒,安稳明朝到池口"则表达了船员们疲惫的身心和期待明天到达目的地的心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江上的景色和船舶生活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江水和船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景物的感受,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感受到江上的壮阔和船员的辛劳。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是陆游优秀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一花八十品,秋风巧於春。不与群物竞,静性如幽人。湿燥欲及宜,□□养性真。谁授服饵法,应能寿吾身。

月沉高岫宿云开,万里归心独上来。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泷分桂岭鱼难过,瘴近衡峰雁却回。乡信渐稀人渐老,只应频看一枝梅。

台埭初逢两妙年。瑶林玉树倚风前。疏梅影里春同醉,红芰香中月一船。长怅恨,短因缘。空余胡蝶梦相连。谁知瘴雨蛮烟地,重上襄王玳瑁筵。

蔷薇老麝隔云香,濡袖阴岚翠滴墙。花树参差山月出,欲寻幽迳导韩郎。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远近水声至,东西山色多。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已度清明节,春秋如客何。

院荒有古意,僧少无人声。徘徊楠阴下,赏此落日明。著书亦何急,寂寞身後名。今年复止酒,歌舞陈空觥。不如且消摇,出门随意行。看竹入废园,望江上高城。纤纤素月出,霭霭苍烟横。此夕当复奇,缑山吹玉笙。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不见诗仙何逊来,春风几度早梅开。竹篱茅舍自清绝,未用移根东阁栽。

风吹微湍入松篁,云幢叶盖相低昂。山禽此时似得意,杂奏一曲娱新凉。流莺颇嫌无宫商,飞来中间作笙簧。广寒一阕新霓裳,天遣鼓吹吟诗肠。取书细读与相和,金舂玉应声琅琅。曲终书罢各无语,林影满庭清昼长。

云开日照戟衣寒,净扫平沙路已乾。吏散庭除少公事,畦挑芽甲足春盘。要听林上鸣鸠变,试步塘阴绿水宽。谁咏陈根有微绿,乌蟾易失似跳丸。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今日意何适,出游曲江湄。野晴天澄穆,风柔物閒熙。浅岸冰已尽,长原麦含滋。跃鳞缶日光,浴羽侵水嬉。悠悠南山云,浮空久不移。斓斑垅东雉,鸣呼声喔咿。春序兹方交,春物已若斯。眷予同来者,酌酒衣淋漓。莫学少陵翁,泪点吞声垂。且效陶渊明,为题斜川诗。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万壑松声撼翠微,夜寒风露湿人衣。山翁踏月巡幽径,竹裹笼开鹤未归。

门生嘲喜眠,官长骂耽酒;人生自适尔,嘲骂亦何有?蒸我乳下豚,翦我雨中韭,杯盘虽不丰,吾儿起为寿。车马满长安,谁肯顾衰朽!作诗付汝藏,千金珍弊帚。

尘埃日已远,斗数更无余。寺到逢门入,诗成信手书。山深僧自乐,路远客终疏。访尽前朝景,它年一告予。

数里岧峣落日西,更高高处种灵芝。危风受雪春归晚,怪石留云雨到迟。仙鹿避人眠浅径,野禽窥果啄残权。待应俗格消磨尽,重建珠台旧路岐。

独鹤来有年,置彼三径曲。挈至此靖庐,幽绝山林屋。戛然发长唳,清亮振虚谷。炳炳千岁丹,不受乌兔促。乘之虽有轩,颇窘筋骸束。寥廓万里心,夫岂在食粟。一举穷紫清,真境可洞瞩。奈何剪其翅,殆类骥絷足。然虽啄菢恩,变化乃迅速。昂昂禽中仙,未数昆明鹄。

数间老屋半欹颓,宗袥虽存没草莱。尚有遗民呼太庙,可堪游鹿上荒台。花开陌路空余恨,麦被陵陂不尽哀。三节还乡平日志,化为杜宇定归来。

片云孤鹤寄人间,心自禅空梦自闲。莫把画图看作画,画中山是梦中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