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渡滹沱敬赠魏大

津谷朝行远,冰川夕望曛。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
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

作品评述

晚渡滹沱敬赠魏大

津谷朝行远,冰川夕望曛。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
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

译文:
晚上渡过滹沱江敬赠魏大

清晨时穿过津谷远行,傍晚望着冰川的夕阳。
霞光照亮波浪的深浅,风吹来去的云彩。
平静的水面映照着月光,激荡的浪花聚集成沙山。
有谁能忍受在仙舟上,握手独自思念你。

诗意:
本诗描绘了作者晚上在渡过滹沱江时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朋友魏大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大自然的景物作为背景,借景抒情,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既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观察力,也充分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情感的真挚。诗中运用到描绘眼前景物的方式,将作者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唯美的艺术效果。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节奏优美。读者在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后,不禁沉醉其中,也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构图巧妙,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审美享受。

作者介绍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卢照邻的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卢照邻的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卢照邻的主要作品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诗词推荐

(《云门》,轩辕氏之乐歌也,其义盖言云之出,润益万物,如帝之德,无所不施。凡二章,章四句)玄云溶溶兮,垂雨濛濛;类我圣泽兮,涵濡不穷。玄云漠漠兮,含映逾光;类我圣德兮,溥被无方。

层云挟雨来,四郊树木苍。东风吹春促,尚带花药香。年华不可驻,倏见夏日长。近传陵陂麦,宿昔青已黄。隣舍思煮饼,隔墙闻沸汤。里胥忽在门,先当输官仓。

小竹围庭匝,平池与砌连。闲多临水坐,老爱向阳眠。营役抛身外,幽奇送枕前。谁家卧床脚,解系钓鱼船。

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

同病仍同起,无聊独至今。酒杯君入手,药裹我关心。极暑方无奈,新凉又不禁。呼儿锄径草,万一故人临。

客来商略诗,夜市正惊时。云破天青眼,烟收月白眉。芙蓉天富贵,松竹月清奇。我醉欲眠去,携琴明日迟。

穆穆真宗,锡义蕃昌。飚轮临贶,谆诲洞彰。虔崇懿号,祗答景祥。至诚致享,降福无疆。

圣贤畏虚名,蛮貊有诚服。仕虽志温饱,鲜不馁其腹。尔来读书者,妄意天雨粟。东皋春一犁,往哉驾黄犊。

斗水小涟漪,拳石献岩窦。苍苍三峰足,挺挺数叶秀。棐几得巨壑,幽色清永昼。以我兼忘心,嵩华亦何有。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沪湿香罗帕,临风不肯乾。欲凭西去雁,寄兴薄情看。

恐是凝酥染得黄,月中清露滴来香。定知何逊牵诗兴,借与穿帘一点光。

昔年常被利名枷。苦海波中喜戴枷。常下儿孙如玉*,眼前妻妾似金枷。至迷马钰因何悟,得遇风仙便脱枷。闲里寻闲得闲趣,如今宁肯复投

西山俄起一声雷,不觉如拳雨点来。滴遍池中万荷叶,又催檐蔔海榴开。

潭潭第宅俯长衢,杏阁桐窗似画图。三十年来陵谷变,耕人犹识旧铜铺。

一江分两界,二寺对双蓬。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溪乡域。旷谷岩前幽涧畔,高*云龛栖迹。烟火俱无,箪瓢不置,日用何曾积。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选甚冷热残馀,填肠塞肚,不假珍羞力。好弱将来糊口过,免得庖厨劳役。装贯皮囊,熏蒸关窍,图使添津液。色身轻健,法身容易将息。

修篁绿水已成阴,秀柏凌霜尽直寻。今日思人还爱树,岁寒颜色岁寒心。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是郎年示至,辞禄一何高。目莹棲灵气,眉疏出秀豪。胸中自有乐,身外尽徒劳。回首红尘地,纷纷笑我曹。解绂沱江外,诛茅井络边。老莱夫妇隐,韦孟子孙贤。浮蚁邀旁舍,蹲鸱种薄田。不须亲几杖,相望已萧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