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七首

不立孤危机本峻,赵州老子玉无瑕。
当头指出殿里底,划尽茫茫眼里花。

作品评述

《颂古十七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道行。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智者和他们的智慧的颂扬。

诗意:
这首诗词以颂古为题,通过对赵州老子的赞美以及对庙堂之上各种虚伪的揭示,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真理的崇敬和憧憬。

中文译文:
《颂古十七首》
不立孤危机本峻,
赵州老子玉无瑕。
当头指出殿里底,
划尽茫茫眼里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智者的敬意。第一句“不立孤危机本峻”,表示智者不会被困于个人的困厄之中,而是能够洞悉时势的严峻。第二句“赵州老子玉无瑕”,赞美赵州和老子,表示他们的智慧高超且不容置疑,就像完美无瑕的玉石一样。第三句“当头指出殿里底”,意味着智者能够直接指出庙堂之上的虚伪和宋代社会的弊端。最后一句“划尽茫茫眼里花”,意味智者可以洞察到景物背后的本质和真相,不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的智者和智慧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虚伪和浮华有所批判,寄托着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推荐

玉宇无尘,斜阳外、江楼伫立。人正远、骑鲸南去,笑言难挹。冰雪生寒烟瘴冷,海山著处恩波湿。问碧门、金阙待君来,何时入。犹自有,新篇什。应念我,相思急。满乌丝挥遍,麝煤香浥。尊酒相逢佳□□,十年一梦长川吸。想上都、风月未盟寒,追良集。

屋角难声一岁分,起搔吟鬓惜芳辰。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无私草木春。柏叶又倾新岁酒,梅花同是隔年人。东风着物能多少,写入清诗句句新。

晓发龙江第一程,诸公同济似登瀛。海门日上千峰出,桃叶波平一棹轻。横锁已沈王濬筏,投鞭难阻谢玄兵。片时喜得东风便,回首钟声隔凤城。

满园佳菊郁金黄,寿质清癯独傲霜。且喜年年花作主,依然相伴向秋光。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日睹井中泥,上出作埃尘。(《箜篌谣》。一作岂甘井中泥,时至出作尘。)情知一丘趣,不谢千里印。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老木高枝不可攀,玉泉飞出半崖间。如何借得清冷水,一洗疮痍为解颜。

楚岸通秋屐,胡床面夕畦。藉糟分汁滓,瓮酱落提携。饭粝添香味,朋来有醉泥。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

编篱已种渊明菊,凿沼还栽茂叔莲。

玉露金风月正圆。台榭早凉天。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洞府星辰龟鹤,来添福寿。欢声喜色,同入金炉浓烟。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满酌觥船。人尽祝、富贵又长年。莫教红日西晚,留著醉神仙。

仙人十二楼,缈缈垂重环。志士悯幽阻,郁观何繇攀。栖真历几尘,洞户方孱颜。一锁度灵钥,九虎开天关。

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看儿调小象,打鼓试新船。醉后眠神树,耕时语瘴烟。不逢寒便老,相问莫知年。

一再将书托置邮,渺然殊未亦湛浮。平生愿识才能见,别去于今岁又周。

谁推酆都扃,逸此魔十二。相群斗蟆供戏剧,绡墨何从拂其迹。两雄斗於前,四鬼相视欣欣然。小蟆对睨摊双膝,筠笼一蟆跳欲出。前者差壮一力肩,后者引索擎於拳。髯翁磬折目胜负,突眼老妪探头觑。就中黄叟如蹲鸱,破帽长袍吾老馗。只眼直下看不匝,诸鬼乐与吾翁狎。四丁与蟆之魁

欲识东陵味,青门五色瓜。龙蹄远珠履,女臂动金花。六子方呈瑞,三仙实可嘉。终朝奉絺绤,谒帝伫非赊。

柴门重客醉中归,尚忆挥毫索纸时。何物与侬供不朽,西征卷首石湖诗。

神仙神仙何处,青山里,白云际,不似人间世。源上正碧桃春,清溪乍逢人。住无因,忆红尘,出洞花纷纷。

我梦随汝去,东阡松柏青。却入西州门,永愧北山灵。

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瑶台不怕雪霜寒。

踪迹半天下,声名落士林。缙绅争汲引,岁月漫侵寻。后辈尊时尚,斯人竟陆沉。只言余庆在,子舍日骎骎。

悟来降,我相街前乞八。**地、似痴如黠。万缘绝。净清中恣饮,刀圭烂醉,灵台皎洁,惺洒自然光滑。本无缺。玉炉金鼎内,黄芽白雪。真龙虎,绕幡关节。姹婴悦。把昆仑顶戴,冲开云雾,天无昼夜,长显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