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窦明府后亭

君为长安令,我美长安政。
五日一朝天,南山对明镜。
鸟飞青苔院,水木相辉映。
客至南云乡,丝桐展歌咏。
吏人何萧萧,终岁无喧竞。
欲识明府贤,邑中多百姓。

作品评述

《长安窦明府后亭》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顾况。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你是长安的令,我是美丽的长安的政治。
每五天一次的朝拜上天,南山对着明镜。
鸟儿飞过青苔的庭院,水木相互照映。
来客到了南云乡,丝桐展开歌咏。
官员们为何寂寥,整年没有喧哗和竞争。
想要认识明府的才能,城中有许多百姓。

诗意:
这首诗词以长安城为背景,描述了长安令窦明府的美好政绩。诗人认为自己是美丽的长安的政治,对长安的繁荣和治理给予了美好的评价。诗中描绘了长安后亭的景色,以及来自南云乡的客人们的歌咏和赞美。与此同时,诗人也提及了官员们的安静和高尚,没有争斗和喧嚣。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安政府的赞美和对明府的敬佩,以及对长安繁荣的期望。

赏析:
《长安窦明府后亭》是一首描写长安繁荣和善政的诗词。诗人以美丽的长安为背景,描述了官员窦明府的高尚和政绩。诗中的意象生动,以南山对明镜、鸟儿飞过青苔院、水木相辉映等描写,展现了长安的美景和繁荣。诗词表达了对明府的敬佩和对政府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长安城的热爱和对长安繁荣的期望。读完这首诗词,可以感受到唐代长安城的繁荣和美好,以及当时政府的良好治理和官员的廉洁公正。

作者介绍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小院无人夜,楼高月迥明。偈吟诸祖意,茶试老僧铛。门掩园林僻,窗虚笔砚轻。殷勤供一笑,一笑可怜生。

青春易过不多日,白书得间能几人。有限光阴空役役,堆钱难买百年身。

弦歌密意寄南风,岂易形容长养功。地厚天高何以报,祝尧惟有寿无穷。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曹溪一夜传衣钵,元是当年行者身。

萦纡白道转城腰,寂寞垂杨倚画桡。独自練光亭上坐,净慈烟雨看长桥。

玉琯葭灰昨夜吹,日华光暖向阳枝。东君乱点丹青笔,真宰忙挥造化椎。红日暗长人不觉,好花偷发蝶先知。后园无限桃兼李,留待新恩得意时。

懒把黄花插满头,正缘老大见花羞。年来颇恨儒冠误,好倩西风吹去休。

市井萧条烟火微,两衙散后雪深时。若无一曲传金盏,争奈衰翁两鬓丝。

宝镜磨来寒水清,青衣把就绿窗明。潘郎懊恼新秋发,拔却一茎生两茎。

残芦飒欲乾,枯柳渐已集。彼舟者谁子,被此玉蓑笠。寒鳞正依藻,垂饵安可及。此兴不在鱼,携竿雪中立。

嗜竹种复画,浑如王掾居。高堂倚空岩,素壁交扶疏。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萧爽只自适,谁能爱吾庐。

旅食无端笑滞淫,邻居犹自费招寻。风流南郡谈经帐,羞涩长门卖赋金。送尽花神春未艾,检残药裹病偏侵。空江日暮灵妃曲,久向天涯负赏音。

此地常无日,青青独在阴。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

叠叠叠岚寒,红尘翠里盘。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艰难。云水侵天老,轮蹄到月残。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

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黄河彻底冻,白发通心白。虽有顾陆手,百巧画不得。

榴艳喷红,槐阴凝绿,薰风初扇微凉。新荷舒盖,翠色映波光。时见金鳞戏跃,听莺声、巧啭垂杨。谁知我,身闲无累,对景自襄羊。南堂。清昼永,瑶琴横膝,芸帙披香。负气冲牛斗,操凛冰霜。吟笔通神掣电,乘高兴、鲸吸飞觞。情何憾,君新未报,功业志难忘。

千载纷争共一毛,可怜身世两徒劳。无人语与刘玄德,问舍求田意最高。

雪晴霜树胜春红,回首临平杳霭中。正是诗人栖稳处,青山明月满归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