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石盆养寒翠,六月如三冬。
勿云数寸碧,意若千丈松。
劲节凌孤竹,虬根蟠老龙。
傲霜滋正气,泣露泫春容。
座有江湖趣,眼无尘土踪。
终朝澹相对,浇我磊磈胸。

作品评述

《菖蒲》是宋代张九成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菖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菖蒲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并以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菖蒲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具有坚韧的性格和挺拔的形态。诗中写道:“石盆养寒翠,六月如三冬。”作者通过对比六月的炎热和菖蒲的寒冷,强调了菖蒲的坚韧和顽强。接着,“勿云数寸碧,意若千丈松。”这句表达了菖蒲虽然只是数寸高,但其意志坚定如同千丈高的松树。

诗中还描绘了菖蒲的形态特征:“劲节凌孤竹,虬根蟠老龙。”作者用“劲节”来形容菖蒲的茎,意味着其坚硬有力。而“虬根蟠老龙”则形象地描绘了菖蒲的根系,显露出其深深扎根于泥土之中的形象。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将菖蒲与季节和自然景色相联系,表达了对菖蒲的情感和思考。他写道:“傲霜滋正气,泣露泫春容。”这句表达了菖蒲在霜冷的环境中依然茁壮成长,并在春天的滋润中展现出娇美的容颜。菖蒲的形象被赋予了坚强、自信和美丽的特质。

最后两句“座有江湖趣,眼无尘土踪。终朝澹相对,浇我磊磈胸。”表达了作者在菖蒲的陪伴下,心境宁静而开阔。他欣赏菖蒲的风姿,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并在这种环境中自由自在地陶冶情操。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菖蒲为主题,通过描绘菖蒲的形象和赞美其坚韧不拔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展示了菖蒲的美丽和力量,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坚韧不拔、顽强向前的赞美和向往。

诗词推荐

横槊何人解赋诗,东方千骑出郊时。天高霁色旌旗上,地迥秋声鼓角悲。漫授一编黄石老,相从千载赤松期。据鞍矍铄非吾事,惭愧江湖把一麾。

小院闲春愁几许。目断行云,醉忆曾游处。寂寞而今芳草路。年年绿遍清明雨。花影重帘斜日暮。酒冷香温,幽恨无人顾。一阵东风吹柳絮。

落日高城上。余光入繐帷。寂寂深松晚。宁知琴瑟悲。

寒深朝未定,暖翠晚能佳。不饮青帘酒,来寻古寺茶。连枝空绿竹,独木漫桃花。埋没聪明水,凄凉六一家。

物茂时平日正长,翠华停驭睠方塘。文竿乍拂圆荷动,頳尾时翻素荇香。睿赏只应从暇豫,圣恩宁肯间沉翔。吞舟自是贪芳饵,犹笑成汤一面张。

青衫憔悴北归来,发有霜根面有埃。群吠我方憎猘子,一鸣谁更识龙媒。功名落落求难值,日月沄沄去不回。胜事与身何等近,酒樽诗卷数须开。

微物满池塘,吟看向夕阳。草虫腰尽细,水鸟嘴多长。科斗渔翁字,芙蓉野客裳。诗成堪写处,莲叶碧牋香。

寻春送客共留连,雨罢春郊物物妍。黄抹柳梢初遍后,紫粘花萼未开前。朋襟自为交欢悴,醉斝谁能辨圣贤。犹赖斜阳催跋马,不然离恨损丝絃。

为谢山灵莫献嘲,年来泉石许论交。开轩不剪蘼芜草,上树能窥鸟鹊巢。竹坞有风门不闭,茶铛无火石频敲。闲中亦有关心处,药裹书签两未抛。

移将北斗过南辰,两手双擎日月轮。飞趁崑崙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

主人诗豪寄于酒,万象无非酒之友。主人酒豪寄于诗,万象无非诗之题。若为诗酒兴俱发,平时泛爱今一割。不问其他偏问月,月不长如日星然。乍望乍朔乍晦弦,要之缺者多于圆。主人乘风踏鹏背,方在急流俄勇退。似月之明居以晦,举酒相邀倾酒醉。问耶对耶此其概,收光反耀照其内。

慵游懒出门多掩,纵暂逢迎不下堂。不是向人情渐薄,病宜闲静老宜藏。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晚来风约半池明,重叠侵沙绿罽成。不用临池更相笑,最无根蒂是浮名。

爝火初经一线开,宝盘终日自萦回。也知物理关人事,历尽崎岖心始灰。

去年春旱种不移,后来虽雨那及时。至今田野有菜色,麦熟未救民啼饥。今年雨泽知时好,出水身针随处早。晴无十日雨辄随,雨及一犁日还杲。天心一念本好生,去年今年何爱憎。古来藏室五千字,每叹凶年由大兵。只今崆峒才小熟,沟壑未甦犹五六。兵端倚伏讵可量,且原藩篱谨西蜀。

诗礼初闻卫尉旁,起家期擅蜀文章。快吟芍药当阶句,剩香芙蓉别殿香。

病卧江干须带雪,老捻书卷眼生烟。贫如陶令仍耽酒,穷似湘累不问天。令弟近应怜废学,大兄昔许叩延年。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颠。〈鲁直兄旧于齐州以养生见教。〉主

过尽长亭复短亭,修途随处月同行。明朝买得扁舟去,两岸匾化夹橹声。

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要酬风雨满城句,旱合四郊尘政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