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节日步东园三首

一年佳节又中和,三分春光一巳过。
莫恨峭寒花较晚,留连春色尽从他。

作品评述

《中和节日步东园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佳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年佳节又中和,
三分春光一巳过。
莫恨峭寒花较晚,
留连春色尽从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中和节日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时光的感慨。诗的开头,作者提到了一年中的佳节,这里的“中和”指的是春天的意思,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接着,作者用“三分春光一巳过”来形容春天的短暂,意味着春天的美好很快就会过去。

在下一句中,作者劝人们不要因为寒冷而抱怨花开晚,他说“莫恨峭寒花较晚”,峭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花开晚指的是春天来得晚。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接受,他告诉人们不要因为自然的变化而埋怨,而是要顺应自然的节奏。

最后一句“留连春色尽从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他认为春天的美丽和芬芳都是由自然界所决定的,人们只能顺应自然的规律,享受春天的美好,但也要明白春天的美景终将逝去。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传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诗歌才华。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平生事业始分毫,楩梓终须百丈高。正拟他时好梁栋,忍看摧折山蓬蒿。

老去痴顽不受镌,姓名身後更须传世间商略无归处,只合长斋绣佛前。

夜来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绕郭寒。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意求看。

入山窘宿雨,上山贺朝霁。跬步便历险,转盼已呀气。岂惟膝点心,固已头抢地。游人贪胜践,姑吟蜀道易。

四大假合成,足弱非我病。但作如是观,乃悟真实性。当时维摩诘,聊示世间身。凡欲问疾者,正堕烦恼因。我若於尔时,便当作礼去。病既无从生,自有欢喜处。

观恶言,是功德,妙明岂假旃檀刻。一言一喝彻圆音,不用耳闻须得得。

君将海月珮,赠之光我行。见知言不浅,怀报意非轻。反照临岐思,中年未达情。河梁人送别,秋汉雁相鸣。衰柳摇边吹,寒云冒古城。西游还献赋,应许托平生。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小立危楼望眼遥,晚烟淡处见湖桥。梅花落尽寒犹力,留得东风候柳条。

子猷风味最诸王,试吏聊怀筦库章。鹄峙碧桐初振羽,珠遗沧海渐腾光。淮山暮眺千峰擢,洛水秋输万鷁翔。顾我行为大梁役,一卮薄酒话愁肠。

百尺飞梁烟雾生,雕阑玉窦绮罗行。御沟月露生秋兴,驻马垂鞭听水声。

幽事欣自抱,幽寻每独行。曙钟凌晓气,人迹动鸡声。树老三秋色,江深六代情。村烟饶野饭,洗钵浣溪清。

富贵非足羡,贫贱不足羞。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

南村北村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稻陂正满绿针密,麦陇无际黄云平。前年谷与金同价,家家涕泣伐桑柘;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赛春社。吏不到门人昼眠,老稚安乐如登仙。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续放身丁钱。

纸帐梅花醉梦间,了无它想鼻雷鼾。鸳愁凤恨不入枕,睡觉身疑在广寒。

轩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叹淹留。已嗟游宦骞腾晚,遽遗功名取次休。中寿不令周甲子,遗编曾拟传春秋。未应埋没随黄壤,定作骑鲸汗漫游。

庭前修竹长琅玕,任是隆冬不畏寒。戛玉筛金承雨露,亭亭青翠拂云端。

元戎已趣曹装觐,上客难教俭幕留。积雨半篙生别浦,清风十幅送归舟。槐庭衮绣行虞侍,芸阁铅黄待校雠。池有游鳞云有雁,尺书能寄故人不。

我生山野毛发古,不是多时旧巢许。松根坐卧忘岁年,足迹何曾入官府?雨晴忽觉草添肥,春来春去都不知。耕田凿井亦足乐,短歌长啸随所之。溪谷无尘人事少,纵有饥寒能自保。花村月夜犬不惊,可是太平风俗好。昨日柳花如雪飞,今日作诗何所思?我诗似质朴,君政从可推。锦衣翩翩

离离树子鹊惊飞,独倚枯筇无限时。千丈虚廊貯明月,十分奇事更新诗。人间路绝窗扉语,天上云空阁影移。遥想王戎烛下算,百年辛苦一生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