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舆图有感(五首)

皓首陈王道,时君孰可当。
艰难思稷契,容易托齐梁。
越岂资冠冕,秦方用虎狼。
空闻归大老,不复见鹰扬。
¤

作品评述

《观舆图有感(五首)》是明代诗人赵滂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皓首陈王道,
时君孰可当。
艰难思稷契,
容易托齐梁。

越岂资冠冕,
秦方用虎狼。
空闻归大老,
不复见鹰扬。

中文译文:
白发的陈王(指陈胜)的道路,
如今哪位君主能够胜任。
艰难时期思念着稷契(指古代贤臣),
容易时期寄托在齐梁(指齐桓公和梁惠王)。

越国怎能依靠华丽的冠冕,
秦国却用虎狼之心。
只听说大老归隐了,
再也看不到英勇的风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时代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和领导者的失望和忧虑之情。诗中的"皓首陈王道"将目光投向了陈胜,他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之一,但是在诗中他被称为"陈王",意味着他代表了追求自由和正义的精神。然而,作者质问当时的君主,是否有能力和勇气承担起这个重任,指出时局艰难,需要思念古代贤臣的智慧。

在"越岂资冠冕,秦方用虎狼"这两句中,作者对不同国家的治理方式进行了对比。"越岂资冠冕"指的是越国,暗示越国依仗华丽的冠冕和虚浮的外表,而非真正的才能和品德。相比之下,秦国则采用强硬的手段,使用虎狼的本性来统治,暴露了当时政治腐败和残暴的现象。

最后的两句"空闻归大老,不复见鹰扬"表达了作者对真正的贤者和英雄的渴望和失望。大老归隐了,不再参与政治,而英勇的风采也不再显现。这暗示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同时也对真正的智慧和正义的追求心存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状的担忧和对真正领导者和贤人的向往。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不公和腐败,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推荐

蓬瀛归未得,偃翼清溪阴。忽闻瑶琴奏,遂舞玉山岑。舞罢复嘹唳,谁知天外心。

草荒泥磴滑,老病厌扶持。雨逐云先后,路随山险夷。天寒禽自浴,屋漏榻频移。吟事愁无绪,梅花意亦悲。

清秋好天气,禾黍已登场。群心思答神*,吉日复辰良。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仙伏俨长郎。巫觋传神语,出户舞伥伥。*肥*,沥桂酒,奠椒浆。一年好处须记,此乐最难忘。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健倒卧康庄。夜久群动息,风散一帘香。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人生七十为稀有,强健如公有几人。况是上元灯火夜,儿孙楚楚贺生辰。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好是鹤鸣阴,居然子和声。休云气所感,自是物之情。

静悄悄处跳得出,闹浩浩处可横身。闹浩浩处挨得行,静悄悄处堪驻足。

颇闻十六渡,客子良间关。一雨落涧谷,湍气怒潺潺。我来属秋晚,霜叶初斓斑。窈窕行竹舆,鸣禽相与闲。複岭互交锁,浅濑随回湾。路断一罅通,石磴危跻攀。时见荷锄者,行歌语蛮蛮。采山有薇蕨,结庐有茅菅。安知避世人,不曾巢其间。何时一枝筇,溯流到黄山。桃源事荒怪,谁谓

赤符主祚,长发其祥。灵源自远,帝运重光。载洁务豆,恭荐令芳。致成翼翼,降福穰穰。

如此光阴冉冉何,青萍失手意蹉跎。门前流水溪山在,帘外落花风雨多。百岁身名头半雪,十年世事泪悬河。相逢莫问升沉事,且对尊前听浩歌。

越裳济海喜天晴,五叶戈船不度兵。尧舜远方皆乐国,汉唐诸将本书生。

水市南头昼掩扉,衰容垂柳共依依。雁来高阁春归尽,雀下闲门客过稀。对酒花枝怜独卧,盍簪芳草念多违。凭君为问清吟处,何日相从赋《采薇》。

有客去游丞相阁,无人来问孝廉船。

新堤杨柳斜,游冶肯还家。珠弹光流月,春衣色胜花。幕遮芳草路,骑并美人车。何处菱歌起,仍怜似若耶。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甫入乌台宾客贺,举朝侧耳听抨弹。臣方抗奏婴龙颔,上已批依免豸冠。皦日方中宁有蔽,佞山一拔了无难。追攀老艾吾安敢,聊喜词臣不辱官。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眼中宿草感怀长,听彻啼鹃送洛阳。萍世生涯随日异,花崖门径尚风光。心知父志能全我,文得家传早擅场。天也有人方寸事,本根深处自流芳。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旧隐新招,知住第几层云。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