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二古木阴

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
岂不爱高阴,奈此性所秉。
千重叶荟翳,谁愿憩日永。

作品评述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二古木阴》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古老的树木的阴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清凉阴影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树木的本性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古木少直枝,
其下多曲影。
岂不爱高阴,
奈此性所秉。
千重叶荟翳,
谁愿憩日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古木的阴凉景象为主题,通过对古木的形态和性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大的树木所提供的阴凉之处的喜爱。作者感叹古木少有笔直的枝干,而更多的是弯曲的倩影,这种景象使得树下的阴凉更加浓郁。作者问道,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喜爱这样的高大树木所带来的阴凉吗?然而,尽管古木提供了清凉之所,但它们的本性却使得人们难以长久地栖身其中。古木的树叶层层叠叠,形成了茂密的荫蔽,但谁又能愿意在这里长久停留呢?

整首诗词通过对古木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阴凉清凉的向往和喜爱,同时也借古木的性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古木的枝干弯曲多变,树叶繁茂交织,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多变,而人们往往难以长久停留在一处舒适的环境中。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与人们对自然景物的感悟相结合,给人以思考和思索的空间。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古木的阴凉景象,通过对树木的形态和性质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禅意和哲理性。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两两星躔九九车,天津笑我醉骑驴。床头正可著周易,架上何妨抽汉书。幸有古人同臭味,不嫌儿子似迂疏。颓然白发虽堪鄙,耐事禁愁却有余。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櫂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垒垒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稻花恰称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

子文怀妙识,奥学洞天常。恬淡游莲幕,谦虚践玉常。至仁周僕御,大雅变词章。慎默诚无怠,危机可尽防。

数树远烟藏枣栗,半村疏雨下牛羊。诗人过眼助成句,吟罢不知归路长。

屈指夫容次第开,典衣去买海棠栽。溪边堪插荷花否,便可四时携酒来。

客窗闲理清商谱。弹到断肠声,伤今古。自怜素发无多,犹记纹疏夜深语。空剩旧时踪。迷南浦。梨花燕子清明,谁家院宇。没个好情怀,杯慵举。天涯行李萧萧,还是新愁老羁旅。那更落花深,红如雨。

夜郎溪中七香木,长身一握如紫玉。向来蛮村已自奇,耻与龙涎鬭余馥。誓将膂力奉君子,度越山岩走穷谷。夫君得此不自珍,要当助我扶衰独。忆昨与君骑竹马,健力随群走黄犊。看看四十老形具,此物胡为苦催促。世间行险岂吾徒,且卧方舟同结足。

黄浦滩头微雨晴,龙华渡口晚潮生。行人夜泊应无语,试听吴歌矣乃声。

炎州草木诚可怜,荔枝六月生蛮烟。瞿聃不出盛明世,星斗一粲黄昏天。憧憧翠盖下平地,井井绛帻罗群仙。囊封白玉倍晶莹,手挹甘露加清圆。槟榔却误染猩血,末利更欲薰龙钱。可人风味自不恶,动地身价来何年。杨梅卢橘定臣妾,河豚瑶柱微芳鲜。故家奕世富青紫,石蜜一味忘中边。

当年彬父遗词臣,列戟傍观色怒嗔。过水曾无归壁日,稽山已有措金人。

樛枝半著古苔痕,万斛寒香一点春。总为古今吟不尽,十分清瘦似诗人。

春风生百药,几处术苗香。人远花空落,溪深日复长。病多知药性,老近忆仙方。清节何由见,三山桂自芳。

残暑安所逃,弯碕北窗北。伐翳作清旷,培芳卫岑寂。投衣挂青枝,敷簟取一息。凉风过碧水,俯见游鱼食。永怀少陵诗,菱叶净如拭。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小窗晴碧飐帘波。昼影舞飞梭。惜春休问花多少,柳成阴、春已无多。金字初寻小扇,铢衣早试轻罗。园林未肯受清和。人醉牡丹坡。啸歌且尽平生事,问东风、毕竟如何。燕子寻常巷陌,酒边莫唱西河。

儿时梦到汉南州,四十头颅未省游。此段风流愧人物,今年行役藉君侯。仲山甫有遗墟在,诸葛公存旧事不。欲借蹇驴驮醉帽,从公一一访前修。

百丈庚寅上峡时,至今犹健岂前期。家人暗换吾何叹,镜里翁衰复是谁?

倒颊翘然望四遐,芝田悬圃不应赊。仙仙飞傍茅茨下,误认西湖处士家。

门下轩裳不转头,何人皮底著阳秋。独烦客子冲泥屐,屡到衰翁听雨楼。从昔诗声追正始,即今宾友验宣州。清篇快读强人意,未觉京尘厌薄游。

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更莫惊疑。刚道人生七十稀。使君喜见。恰限华堂开寿宴。问寿如何。百代儿孙拥太婆。

枕边清血。梦好离肠切。笑倚柳条同挽结。满眼河桥烟月。莺啼新晓璁珑。罗窗寂寞春空。只许梦魂相近,此生枉是相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