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逢道韵

君家富贵有汾阳,只要文章光焰长。
莫为梅花费诗句,细思丹桂是天香。

作品评述

诗词:《和郭逢道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君家富贵有汾阳,
只要文章光焰长。
莫为梅花费诗句,
细思丹桂是天香。

中文译文:
你的家族富贵犹如拥有汾阳,
只要你的文采光芒长久绽放。
不要浪费诗句来吟咏梅花,
深思咀嚼,丹桂才是真正的天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写给郭逢道的作品。诗人以郭逢道的家族富贵来引出诗意,表达了对文学才华的推崇和追求。诗中提到梅花,暗示着辛弃疾对梅花的敬仰,同时也是对自己写作风格的警示。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过于沉迷于描写梅花,而要深思咀嚼,去领悟丹桂的香气。丹桂象征着高雅和君子之风,是对文学境界的追求和崇高品质的表达。通过这首诗,辛弃疾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自身写作风格的反思和警示。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辛弃疾深思熟虑的一面,他通过对富贵、文章、梅花和丹桂的对比,展现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富贵固然重要,但只有文章的光芒长久才能真正彰显一个人的价值。他告诫自己不要陷入对某一事物的过度迷恋,而是应该深入思考,去追求更高尚、更有内涵的事物。

整首诗意境优美,用字简练而意味深远。辛弃疾以自己的独特视角描绘了文学的价值和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写作风格的反思和警示。这首诗充满了智慧和启示,让人深思。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曳杖罗浮去,辽鹤正南翔。青鸾为报消息,岩壑久相望。无奈渔溪欸乃,唤起苹洲昨梦,风雨趁归航。万里家何许,天阔水云长。历五湖,转湘楚,下三江。兴亡千古馀恨,收拾付诗囊。重到然犀矶渚,不见骑鲸仙子,客意转凄凉。举酒酹江月,襟袖泪淋浪。

蕲簟未经春,君先拭翠筠。知为热时物,预与瘴中人。碾玉连心润,编牙小片珍。霜凝青汗简,冰透碧游鳞。水魄轻涵黛,琉璃薄带尘。梦成伤冷滑,惊卧老龙身。

万象分明时景现,寒光不用磨揩。大千沙界尽融该。清虚虽昧,一气贯三才。高下岳渎平等相,毛鳞大小同阶。凡心元是对贤胎。菩提烦恼,

两岸绿芜齐似翦,掩映云山相向晚。船头独立望长空,日艳波光逼人眼。

去乡甲子四十二,归路山川九百三。长河无鲤来东北,远梦随月转西南。檐花雨落春独酌,窗竹灯寒夜对谈。石上精魂能阅世,欲寻前事兴方酣。

郎署有伊人,居然古人风。天子顾河北,诏书除征东。拜手辞上官,缓步出南宫。九河平原外,七国蓟门中。阴风悲枯桑,古塞多飞蓬。万里不见虏,萧条胡地空。无为费中国,更欲邀奇功。迟迟前相送,握手嗟异同。行当封侯归,肯访商山翁。

霜拂金鞍玉坠腰,鸡声催入紫宸朝。何如云壑饱清梦,残月半窗松影摇。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苗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

西京五亩园,花木秀而野。坡仙作此诗,感事记司马。深夜独乐堂,气象极闲雅。晚芳相元佑,勋名动夷夏。

一息来时流通气*。骋风流。不来一息破胞抽。这回休。若要依前常建贩,复从头。胞儿里面气重收。再*偻。

古城多瘦棘,莽莽连荒台。不见长啸人,黄土空崔嵬。北顾蓬池上,枯废生蒿莱。当时思大梁,还望已徘徊。今我复怀昔,岂不伤且哀。鸟呼有遗响,英灵同土灰。

风雨声中过半春,泥深郊水阻游人。老夫不出浑闲事,但觉年来白发新。

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海将盐作雪,出用火耕田。

南荣轩槛接城闉,适罢祈农此访春。九九已从南至尽,芊芊初傍北篱新。池中水是前秋雨,陌上风惊自古尘。欲召罗敷倾一盏,乘闲言语不容人。

来往通家不厌频,青山心性白云身。阴林石溜风传语,霜月溪梁水写真。岁俭鱼鲑难猝致,天寒乌鸟自相亲。燎炉薪暖糟床响,随分欢留作好春。

金鼎精须炼,华池水火红。坎离能匹配,男女自相逢。曩劫知因果,生前道不穷。若修方寸是,发意便周通。

当年英妙曳青衿,曾习王褒盛德吟。骥骎作驹期万里,鸾凰振翼便千寻。驰声场屋谁勍敌,好事侯邦尽赏音。古语美成须在久,愿君长保岁寒心。

碧玉高楼临水住,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长在分襟处。

水泛榴花来洞口,鹿迎樵客到仙家。

非乐英材,都缘业重,奈何学父相陵。暗思揣已,亘昔并无能。最苦于身学浅,生徒拥、战战兢兢。来咨问,心中唬得,恰似履薄冰。宁曾。为模范,果然当死,偏得人憎。又番成羁绊,早晚超升。拂袖崇真向道,前程访、霞友云朋。蓬莱路稳,相从去须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