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汝宁徐使君(其十)》
拼音和注音
jiě dào wén zhāng lǎo zì zhī , zhōng yuán bìng kè zhòng xiāng s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文章:(名)①用文字表达一定内容的成篇作品。②比喻暗含的意思:这里面有~。
相思:(动)彼此思念。多指男女间因爱慕而引起思念。
自知:1.自身知晓、明白。2.自然知晓。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解道文章老自知,中原病客重相思。
故人寥落看如此,再领专城岂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