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岩寺

依然仙迹倚岩开,真馆何年竟草莱。
今日梵宫方得到,旧时玄鹤也飞来。
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
禅客夜深能共坐,满窗明月正徘徊。

作品评述

《仙岩寺》是宋代张继先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被称为仙岩寺的山间寺庙景观,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片仙境美景的赞叹以及禅修的宁静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依然仙迹倚岩开,
真馆何年竟草莱。
今日梵宫方得到,
旧时玄鹤也飞来。
一条涧水琉璃合,
万叠云山紫翠堆。
禅客夜深能共坐,
满窗明月正徘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宁静、景致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岩寺。诗中的"仙迹"和"真馆"暗示了寺庙的神圣和古老,而"草莱"则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寺庙的废墟。然而,现在的时刻,这座寺庙又被修复并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宏伟气象,"梵宫"再次展现出壮丽的景象,"玄鹤"也重新回到了这里。

诗中描绘的"涧水琉璃合"和"万叠云山紫翠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景。"涧水琉璃合"形象地描述了溪水清澈如玉,流淌在山间,将天光映照得五彩斑斓。"万叠云山紫翠堆"则展示了层层叠叠的云彩和青山,呈现出一幅迷人的紫翠色调。

最后两句"禅客夜深能共坐,满窗明月正徘徊"则表达了作者在这个寺庙中的心境。这里的禅客夜晚静坐,与明亮的月光为伴,体验着内心的宁静和冥想的境界。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中,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整首诗以清新、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仙岩寺的景色和禅修氛围的痴迷和赞叹。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在禅修中所获得的心灵寄托和宁静。

诗词推荐

一住仙祠绝世尘,庭前种玉已嶙峋。朝昏龙虎常听法,左右琼瑶自逼人。翠凤有时翻瑞形,银蟾通夕堕清津。黄金络马何年醉,得去同游几洞春。

圣皇御宇,仁灶诞彰。在郊旅贡,游畴呈祥。星辰是稟,草木无伤。纪异信史,登歌太常。

我昔观华严,心熟毗卢境。东南有支提,千圣会岩岭。欲从善财问,怅此路悠永。朅来縻王事,胜处每参请。弹指开重楼,结愿发深省。寄谢德云师,相见在别顶。禅翁游江湖,传衣自双径。向来梅子熟,一衲伴千圣。十年此趺坐,楼阁方鼎盛。夜阑拨炉灰,衲也吾所敬。我如老摩诘,到处

笋舆轧轧塞沙黄,赪襜胡儿语隔窗。且喜纵观临易水,未须枫落赋吴江。

乘流坎止。住个斋儿无愠喜。竹引清风。透入虚窗窍窍通。仰天酌酒。万八千年盘古寿。身在无何。只这斋儿已自多。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学因循到白头。汝既出家还扰扰,何人更得死前休。

清和天气属良辰,芳事枝头迹已陈。閒涉小园销永昼,尚留红药殿余春。栽培元是根宜地,幻化须知花有神。约定明年身更健,诗篇又见一番新。

斯文天未椓,世复有斯人。缥帙磨铅旧,泥封染墨新。词华班马富,道术鲁邹醇。满腹经纶愿,逢时气益振。

涧蒲上九节,不受尘土姿。清泉自澡洁,白石相因依。种蕉水中央,佳处略似之。谁能后雕赏,惟有岁寒知。

疲氓多菜色,去守乏棠阴。属虑千峰旱,俄闻六月霖。面滩船欲涩,茗务井还深。香润回瓜圃,声酣起蔗林。炎官初恣肆,道暍稍侵寻。畏日方焦野,油云忽冒岑。此凉甦万病,厥价倍千金。解郡虽逾岁,留家尚至今。田登欣火贱,屋老惧书淋。遥念儿衣醭,兼虞妇灶沈。凄清传古调,忧闷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阳春意未多。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

月出映曾城,孤圜上太清。君王春爱歇,枕席凉风生。怨咽不能寝,踟蹰步前楹。空阶白露色,百草塞虫鸣。念昔金房里,犹嫌玉座轻。如何娇所误,长夜泣恩情。

扇暍仁风广,蠲烦瑞露瀼。万芳沾润泽,安用沐兰汤。

西清人表表,南涧迹陈陈。麟笔可无托,雁行犹有人。姓名知子旧,闻见与吾新。自分宁攻苦,相期勿搞尘。

追随三十载,艰难愧深情。何处埋尔骨,呼号傍孤城。

少时草圣学锺王,意气欲齐韦与张。家藏古本数十百,千奇万怪常搜索。今得君家一卷书,始觉辛勤总无益。移灯近前拭眼看,精神高秀非人力。北风古树折巅崖,苍烟寒藤挂绝壁。逸气峥嵘驰万马,只字千金不当价。想初盘礡落笔时,毫端已与心机化。主人知是希世奇,但见姓氏无标题。

非民非吏一闲身,倏忽空山又见春。明月清风终岁有,浮云苍物几番新。不知世有弹冠事,但愿门多挟册人。畴昔东嘉子徐子,勉旃傥可嗣芳尘。

桂水在天末,登高生远思。来书逢岁阙,去梦历峰危。别浦珠全返,空台柏半衰。诗成见新月,几负郡斋期。

泉齐岭鸟飞,雨熟荔枝肥。南斗看应近,北人来恐稀。潮浮廉使宴,珠照岛僧归。幕下逢迁拜,何官着茜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