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作品评述

《渡桑乾》作品评述:在许多诗集中,这首诗都归在贾岛名下,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贾岛是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不是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人,而在贾岛自己的作品以及有关这位诗人生平的文献中,从无他在并州作客十年的记载。又此诗风格沉郁,与贾诗之以清奇僻苦见长者很不相类。《元和御览诗集》认为它出于贞元间诗人刘皂之手。虽然今天对刘皂的生平也不详知,但元和与贞元时代相接,《元和御览诗集》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因此,我们定其为刘作。此诗题目,或作《渡桑乾》,或作《旅次朔方》。前者无须说明,后者却要解释一下。朔方始见《尚书·尧典》,即北方。但同时又是一个地名,始见《诗经·小雅·出车》。西汉置朔方刺史部(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及陕西省的一部分,所辖有朔方郡),与并州刺史部(当今山西省)相邻。桑乾河并不流经朔方刺史部或朔方郡,所以和朔方之地无关。并州在唐时是河东道,桑乾河由东北而西南,流经河东道北部,横贯蔚州北部,云、朔等州南部。这些州,当今雁北地区。由此可见,诗题朔方,乃系泛称,用法和曹植《送应氏》“我友之朔方,亲昵并集送”一样。而刘皂客舍十年之并州,具体地说,乃是并州北部桑乾河以北之地。诗的前半写久客并州的思乡之情。十年是一个很久的时间,十年积累起的乡愁,对于旅人来说,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每天每夜,无时无刻不想回去。无名氏《杂诗》云:“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虽地理上有西北与东南之异,但情绪相同,可以互证。后半写久客回乡的中途所感。诗人由山西北部(并州、朔方)返回咸阳,取道桑乾流域。无端,即没来由。更渡,即再渡。这“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键,要细细体会。十年以前,初渡桑乾,远赴并州,是为的什么呢?诗中没有说。而十年以后,更渡桑乾,回到家乡,又是为的什么呢?诗中说了,说是没来由,也就是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果真如此吗?不过是极其含蓄地流露出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只好千里迢迢,跑到并州作客,而十年过去,一事无成,终于仍然不得不返回咸阳家乡这种极其抑郁难堪之情罢了。但是,出乎诗人意外的是,过去只感到十年的怀乡之情,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万万没有想到,由于在并州住了十年,在这久客之中,又不知不觉地对并州也同样有了感情。事实上,它已经成为诗人心中第二故乡,所以当再渡桑乾,而回头望着东边愈去愈远的并州的时候,另外一种思乡情绪,即怀念并州的情绪,竟然出人意外地、强烈地涌上心头,从而形成了另外一个沉重的负担。前一矛盾本来似乎是惟一的,而“无端更渡”以后,后一矛盾就突了出来。这时,作者和读者才同样感到,“忆咸阳”不仅不是唯一的矛盾,而且“忆咸阳”和“望并州”在作者心里,究竟哪一边更有分量,也难于断言了。以空间上的并州与咸阳,和时间上的过去与将来交织在一处,而又以现在桑乾河畔中途所感穿插其中,互相映衬,宛转关情。每一个有久客还乡的生活经验的人,读到这首诗,请想一想吧,难道自己不曾有过这种非常微妙同时又非常真实的心情吗?(沈祖棻 程千帆)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僧,法名无本。韩愈重其才,劝之还俗。文宗时为长江(属剑南道遂州)主簿,后改普州(亦属剑南道)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七月卒,年六十四(据苏绛撰《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青山重回首,风雨暗啼猿。杨柳溪头钓,梅花石上尊。故人无复见,烈士尚谁言。长有归来梦,衣冠满故园。

七绝

黄鸟鸣深林,往来疾于织。非无机杼声,其奈不成匹。

七绝

桐庐江上晚潮生,帆挂秋风一信程。万里归船弄长笛,断肠重看白鸥盟。

七绝

不著人间一点尘,翛然一室貯幽人。清宵瓮下酒中圣,白昼笔头诗泣神。芳草惜锄怜绿净,落花慵扫爱红匀。棋声隔断华胥路,自把博山烧暮春。

七绝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七绝

漂零书剑愧无成,日夜秋风白发生。倘得黄金三万两,肯将筹策让陈平。

七绝

佛如优昙时一出,老姥何为憎见佛?山从古在天地间,愚公可笑欲移山。火其书,庐其居,佛亦何曾可扫除?子有孙,孙有子,山竟嵯峨汝何喜?床头有酒敌霜风,诗成老气尚如虹;八万四千颠倒想,与君同付醉眠中。

七绝

战国诸公敝一言,磨喉砺舌乱乾坤。仪秦已作风霆过,范蔡方为河海翻。荣耀须臾空自喜,真淳毫发了无存。但怜三代遗孩稚,流血成河暗本原。

七绝

楚公仙去几秋风!巷陌萧条旧隐空。遗老即今无处觅,断香残照泪痕中。

七绝

平生黄卷里,老罢白鸥边。莫作惊人语,深参饱睡禅。随堂姑一钵,唤客或三{擅扌换金}。宁要苏司业,时时与酒钱。

七绝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

七绝

树威立敌只商君,俯仰欺诬莽更文。何事君王自聪哲,三槐五鼎买崩分。

七绝

探报无虚日,淮东有捷音。周王方北伐,蠢动敢南侵。四海当多事,群公在一心。祖宗功业盛,德泽结民深。

七绝

横江一片碧,攜鹤上渔船。收纶不成下,却抱钓竿眠。

七绝

扬鞭暮出锦官城,小院无僧有月明。不信道人心似铁,隔城犹送捣衣声。

七绝

唱古荼コ,新荷叶,谁向重帘深处。东风三十六,向园林都过,余寒犹妒。公子狐裘,佳人翠袖,怎见此时情否。天上知音杳,怪参差律吕,世间多误。记画扇题诗,单衣试酒,梦归泥絮。嗟春如逆旅。送无路、远涉前无渡。回首住、凌波亭馆,待月楼台,满身花气凝香雾。度入南薰去。留

七绝

昆岳有佳人,猗猗凌霜竹。丛筱列委翳,萧森散清郁。常虚君子心,而他高人目。嫋嫋鸾凤棲,浓浓露华沐。玉兔投西隅,金乌出阳谷。瑟僩不可谖,隐尔为君祝。

七绝

诗家本多感,况值广陵春。暖驻含窗日,香余醉袖尘。浮名皆有分,一笑最关身。自此容依托,清才两故人。

七绝

高人深欲买山居,常办栽梅养鹤图。喜有名园邻水月,不妨清梦忆江湖。羲之坦腹应相爱,和靖掀髯足自娱。旦夕杖藜须践约,锦囊先束付奚奴。

七绝

虎有爪兮牛有角,虎可搏兮牛可触。奈何君独抱奇材,手把锄犁饿空谷。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

七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