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侍郎题禅智寺南楼

楼畔花枝拂槛红,露天香动满帘风。
谁知野寺遗钿处,尽在相如春思中。

作品评述

和杜侍郎题禅智寺南楼

楼畔花枝拂槛红,
露天香动满帘风。
谁知野寺遗钿处,
尽在相如春思中。

中文译文:

禅智寺南楼,与杜侍郎合题。

楼旁的花枝拂过栏杆,灿烂的红色,
露水的清香随着微风在室内弥漫。

谁曾知晓,这野寺的残瓷,闲置的地方,
竟在相如的春意中一一绽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赵嘏题给杜侍郎的一首诗,在描述禅智寺南楼的景致和钿(残瓷)时,通过花枝、香气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明艳的春天氛围。

诗中的“楼畔花枝拂槛红”,描绘了楼前花枝摇曳的美景,红色的花朵勾起了人的情感。

“露天香动满帘风”,通过露水的清香和微风的流动,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而“谁知野寺遗钿处,尽在相如春思中”,表达了赵嘏对野寺残瓷之美的赞叹,并暗示了相如的春思,即描绘了相如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思念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饱满,用充满生机和美感的意象与景色描绘出了禅智寺南楼的美景和相如的春思,给人一种愉悦与引发思索的审美体验。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弟。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行雨忽过渐细微,冉冉傍马残云飞。乱溪争流经屡渡,近水短畦菘叶肥。跻欹到寺石灯滑,红叶拥门人迹稀。升堂坐定闻鱼鼓,亦传斋钵慰我饥。久阴忽开日色薄,初见竹影摇窗扉。开山宝塔真相在,瞻拜入炉香霏霏。塔前苍松尽手植,到今百心森相围。登览未尽夜气冷,拂榻置枕舒寝衣。

抒情

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

抒情

不见当年团扇郎,双垂红泪湿流黄。楼空燕子怜无主,剩有歌尘在画梁。

抒情

谁遣诗家酷爱山,爱山说得口澜翻。千峰万岭争投奔,一陟三休却倦烦。堆案满前何处著,枯肠饱後岂能餐。残岚剩翠浑无用,包寄金陵同社看。

抒情

拟向田间老此身,寒郊怨别甚於春。又闻故里朋游尽,到日知逢何处人。

抒情

罢却名场拟入秦,南行无罪似流人。纵经商岭非驰驿,须过长沙吊逐臣。舶载海奴镮硾耳,象驼蛮女彩缠身。如何待取丹霄桂,别赴嘉招作上宾。

抒情

灵鹤产绝境,昂昂无与俦。群飞沧海曙,一叫云山秋。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时因戏祥风,偶尔来中州。中州帝王宅,园沼深且幽。希君惠稻粱,欲并离丹丘。不然奋飞去,将适汗漫游。肯作池上鹜,年年空沉浮。

抒情

早岁苦忧患,况兹抱沉疴。展转不能寐,夙夜如枕戈。骨肉交相持,朋友亦屡过。感时寒燠易,无乃久愆和。石闾有三秀,昆丘多玉禾。达人贵知命,永言心匪他。

抒情

瓜熟青门好去官,此身如击欲行难。望随鸿雁春风北,梦绕庭闱夜月寒。即是抱琴归栗里,未能骑马向长安。萧条甘旨应无计,好在藜羹日厌餐。

抒情

一手携书一杖筇,出门何处觅情通。立谈禅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淮阴市里人相见,尽道途穷未必穷。

抒情

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风露满帘清似水,笙箫一片醉为乡。芙蓉绣冷夜初长。

抒情

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

抒情

平生中散七不堪,凤尘时时伴燕谈。道士有神传火枣,故人无字入云蓝。雨凉竹叶宜三酌,日落荷花倚半酣。极欲扁秀南荡去,冷鸥轻燕略相谙。

抒情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混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抒情

子猷无乘兴舟,越石有长啸楼。雪灭千山踪迹,月照几家乐愁。

抒情

瞻言太华,奠方作镇。典册是膺,等威以峻。上公奉备,祀宗荐信。介祉万邦,永配坤顺。

抒情

援毫心常慵,临诀意弥永。吾所欲赠子,不语各自领。间兹南北居,谁能不怲怲。夸人毗荣名,达士劝深省。凿方吾自量,輹壮子当骋。康路方多虞,窘步亦思整。与子尚有心,胡能置形影。

抒情

与雁分洲宿,连云做梦清。江风人事老,夜雨客心惊。潮急仍吞濑,更寒不过城。子陵吾所韪,蓑外底须名。

抒情

一簇楼台表郡城,月於此处最光明。山摇玉彩东南上,水决金波西北倾。老木修容宝画栋,女墙严陈护丹楹。西风屈指何时到,来庆黄云万亩横。

抒情

北风吹我上金台,忍见蛾眉堕马嵬。宴罢蟠桃王母去,江南肠断贺方回。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