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有感

杏粥因怀旧,榆羹岂为春。
凭将禁火事,说与乞墦人。

作品评述

《寒食有感》是宋代文人蒲寿宬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寒食节的怀旧之情,通过杏粥和榆羹这两种食物来引发读者对节日的回忆和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食有感

杏粥因怀旧,榆羹岂为春。
凭将禁火事,说与乞墦人。

译文:
怀旧之情使杏粥香浓,榆羹并非为了春天。
借寒食节的禁火之事,与乞墦的人们述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食节时的思绪和感慨。作者首先提到杏粥,暗示着这是一种与寒食节相关的美食,它引发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接着,作者提到榆羹,表示榆羹并非只是为了庆祝春天而存在,寒食节中的美食并非仅仅与季节有关。最后,作者以禁火之事与乞墦的人们交谈,暗示着作者对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反思和对人们命运的关注。

赏析:
《寒食有感》通过对杏粥和榆羹的描写,以及对禁火事和乞墦人的提及,展示了作者对寒食节的深入思考和触发的情感。诗中的杏粥和榆羹作为象征物体,反映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人们对节日的情感寄托。禁火之事与乞墦人的描写则呈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切。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思念,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之感。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半夜逾城往雪山,龙楼凤阁绝跻攀。如今辊出草窠里,一个闲人天地间。

吴山新摇落,湖光净、鸥鹭点涟漪。望一簇画楼,记沽酒处,几多鸣橹,争趁潮归。瑞烟外,缭墙迷远近,飞观耸参差。残日衫霞,散成锦绮,怒涛推月,辗上玻璃。西风吹残酒,重门闭,深院露下星稀。肠断凭肩私语,织锦新诗。想翠幄香消,都成闲梦素弦声苦,浑是相思。还恁强自开解

于穆明祀,莫如报功。灵之利泽,惠我无穷。齐以条志,币以过衷。抚宁四极,永锡登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车音呜咽大江前,缩地劳劳问岁年。一片匡庐挥不去,来扶残梦卧云烟。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僻坐治孤学,取书窥古人。高风凛如在,千载邈相亲。欲满诗书腹,宁规富贵身。独君知己厚,无亦虑吾贫。

太湖西畔树离离,故国溪山入梦思。辽鹤未归人世换,岁时谁祭斩蛟祠。

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

世科赫奕登相续,官守端方石介如。无节能开河内禀,进身耻觅帝城书。秩终九品人称屈,善积千年庆有余。马耳家声无失坠,二雏努力大门闾。

老觉山林可避人,正须麋鹿与同群。郤嫌鸟语犹多事,强管阴晴报客闻。

蛮触封疆日勍敌,金丹不疗膏肓疾。抖擞风埃发诗骨,参差头角崭然出。老夫所志在大雅,诸子政须勤帝籍。三叹变风我心恻,箾韶忍受淫哇屈。岂不见渭川千亩拂云长,前日手栽数寸碧。苟得其养终巨世,勿玩流光生厌射。世间浅者无远识,如兽系足鸟摧翼。伯乐眼空冀北群,汤鼎坐吊淮

阳和未解逐民忧,雪满群山对白头。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嫋嫋柔丝不自持,更禁日炙与风吹。仙家见惯浑闲事,乞与人间看一枝。

甲光射曾云,雨脚不敢到。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先偏井络密,後拒参旗掉。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开边吾岂敢,自治有余巧。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上四下离}倒。余闲校笔阵,刻烛龙蛇扫。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

二砚温如玉琢成,信知天地有精英。马肝紫润尤宜沐,鹆眼青圆宛似生。未爱潘郎呼作友,便教米老拜为兄。今年几案多奇获,应是穷儒命渐亨。

春闱期近也,望帝乡迢迢,犹在天际。懊恨这一双脚底。一日厮赶上五六十里。争气。扶持我去,转得官归,恁时赏你。穿对朝靴,安排你在轿儿里。更选个、宫样鞋,夜间伴你。

春正媚。闲步武陵源里。千树霞蒸红散绮。一枝高插髻。飞过洞庭烟水。酩酊莫教花坠。铅鼎温温神竭帝。何曾真是醉。

济世吾无策,迎亲仕屡惊。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三径犹须禄,群飞不复情。山林早回首,诗酒且平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