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酆都观·宿山房

久厌尘坌乐静元,俸微犹乏买山钱。
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云房一榻眠。

作品评述

《题酆都观·宿山房》是宋代文学家周敦颐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厌尘坌乐静元,
俸微犹乏买山钱。
徘徊真境不能去,
且寄云房一榻眠。

诗意:
这首诗以宿山房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纷扰尘世的厌倦和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诗人表示自己已经厌倦了尘世的喧嚣和浮躁,渴望回归宁静的原初状态。然而,由于诗人的俸禄微薄,无法购买山居的费用,因此只能徘徊在真正的境地之间,不能真正实现山居的理想。于是,诗人选择将自己的思念和向往寄托在云房的一张床上,希望能够在梦中得到片刻的安宁和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周敦颐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诗人通过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人通过使用"久厌尘坌"一词,表达了他对尘世的饱受厌倦之情。"久厌"意味着久经尘世的烦扰,"尘坌"则指尘世中的喧嚣和浮躁。这种对现实世界的厌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

其次,诗中出现了"俸微乏买山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身份的微薄和无法实现山居理想的困境。"俸微"指诗人的俸禄微薄,"乏买山钱"则意味着无法支付购买山居的费用。这种现实的限制使得诗人只能徘徊在真境之间,无法真正实现内心的向往。

最后,诗人选择将自己的思念和向往寄托在云房的一榻眠上,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渴望和对安宁宁静的追求。云房象征着遥远的山居,而"一榻眠"则暗示了诗人希望能在梦中得到片刻的宁静和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通过意象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将内心情感和愿望传达给读者。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尘世中的现实限制和无奈。

作者介绍

周敦颐(一○一七~一○七三),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以舅郑向荫得官,初仕分宁主簿,歷知桂阳、南昌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神宗熙宁初,迁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学者因称濂溪先生。六年卒,年五十七。敦颐爲宋代道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皆出其门下。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赐謚元公,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着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周敦颐诗,以清康熙张伯行刊《正谊堂集·周濂溪集》爲底本,校以清干隆董榕辑《周濂溪集》(简称董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简称四库本)等。辑录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唯将直道信苍苍,可料无名抵宪章。阴骘却应先有谓,已交鸿雁早随阳。

平生诗句多山水,谪宦谁知是胜游。南下阌乡三百里,泉声相送到商州。

分閫南来征弗庭,荐贤须到李阳冰。不从沙漠去投笔,便向云山学负苓。铃阁只今增玺绶,路车何日饰钩膺。匣中古剑牢收拾,下取须防有六丁。

拟向田间老此身,寒郊怨别甚於春。又闻故里朋游尽,到日知逢何处人。

屋角风微烟雾霏,柳丝无力杏花肥。朦胧数点斜阳裹,应是呢喃燕子归。

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臂头长命缕,百结更双蟠。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钏宽。

前有一樽酒,高张发清弹。娥眉扬玉泽,雅舞凌七盘。春容媚桃李,艳色夭且妍。向我如笑粲,举酒相为欢。对此如不饮,人生良可叹。君不见当年项王之力能拔山,驱除天下犹转圜。又不见仪秦挟策骋雄辩,指挥七国随纵横。一朝智力有所困,诛灭不得同编氓。成败苟如此,贫贱固所安。

梅市柯山小系船,开篷惊起醉中眠。桥横风柳荒寒外,月坠烟钟缥渺边。客思况经孤驿路,诗情又入早秋天。如今老病知何恨?判断江山六十年。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馀年道不行。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觉即了,不施功,绕旋三匝耻卢公。虽留一宿非他得,自己灵光本廓通。

云根得奇草,金芽撷芳鲜。石鼎生古澜,松风语寒烟。虽微龙凤制,而得雨露全。玉尘飞素涛,信美非其天。临风勿浪啜,侑以离骚篇。

将老忧贫窭,筋力岂能及。征途乃侵星,得使诸病入。鄙人寡道气,在困无独立。俶装逐徒旅,达曙凌险涩。寒日出雾迟,清江转山急。仆夫行不进,驽马若维絷。汀洲稍疏散,风景开怏悒。空慰所尚怀,终非曩游集。衰颜偶一破,胜事难屡挹。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泣。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

何处驱来良马六,骝黄参错如花簇。胡为不作腾骧去,各有游韁絷前足。胡人下马俱少休,背倚毡裘眠正熟。酋豪拣箭奚奴撚,意欲射麞不遗镞。琵琶横倚续续弹,一夫坐听胡中曲。卧拥提壶将引钦,英气虬须皆贵族。沙碛坡陀高复低,天寒不见寸草绿。我行燕蓟颇见之,狼帽乌靴乃其俗。

高卷书帘雨气寒,螺屏拥髻赴沧湾。去天一握屋上屋,斜日几重山外山。地展画图增暮景,风吹笑语落人间。栖鸦已寂归云急,却怪云犹未得閒。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