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两淮黔首苦飘零,庙算成功再底宁。
头斫新都摅宿愤,脐燃郿坞赫王灵。
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从观扶杖听。
欲勒燕然继隆碣,大书谁纪史编青。

作品评述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作品评述:《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出自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相从浦阳官,三十月盈缺。出必并辔游,居常对案啜。予褊子能恕,子短予还讦。久而见交心,中不容间舌。乃於穷秋时,忽作远道别。别肠如乱丝,一寸知几结。别语如悲笳,一声凡数咽。咽极继以号,旁顾亦惨切。匹马独来归,山城雨初歇。

边声一夜殷秋鼙,牙帐连烽拥万蹄。武帝未能忘塞北,董生才足使胶西。冰横晓渡胡兵合,雪满穷沙汉骑迷。自古平戎有良策,将军不用倚云梯。

天工忽忽度年光,料理人间富贵忙。闲裹何曾关造物,一分风景亦收藏。

君不见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谁知音。又不见颖师浮云操,不是昌黎谁品藻。伯牙千古颖无人,此心此操谁重陈。折扬黄华笑哑哑,寥寥太古风无淳。钱唐君别二十载,江南江北情如海。吴霜半梁鬓边丝,朗吟浩荡殊未艾。十年尊酒又逢君,行歌流水弦浮云。在自大古,雅澹飘逸思不群。能

地荒蓬藋与人齐,局促何曾厌屋低。村市船归闻犬吠,寺楼钟暝送鸦栖。山童新斫朱藤杖,伧婢能腌白苣齐。政欲出门寻酒伴,霏霏小雨又成泥。

南山之蛩,皇寿无穹。太极之尊,皇名是崇。奉兹闰册,于皇之宫。皇则受之,于昭盛容。

重阳登闰序,上界叶时巡。驻辇天花落,开筵妓乐陈。城端刹柱见,云表露盘新。临睨光辉满,飞文动睿神。

望行人,行人在何所。燕雁不齐飞,参商竟相阻。别以三秋为久,生以百岁为期。不如还家对亲戚,浮名浮利徒尔为。

洒面松风凉似水。下看冰泉,喷薄溪桥底。叠叠层峰相对起。家居却在深山里。枝上凌霄红绕翠。飘下红英,翠影争摇曳。今夜岩扉休早闭。月明定有飞仙至。

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兵力弱。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陈将军,有贤子;葛将军,有贤母。子随父死不顾身,母闻子死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妻缝接?雾縠细,儿送琴枕冰徽寒。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我怀汝阴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羽衣鹤氅古仙伯,岌岌两柱扶霜纨。

瘴海千枝雾,骊山一骑尘。

乃翁永诀语堪悲,果定江南副所期。守口未能终死舌,如何忘却刺锥时。

花骢秋健绣旗开,渐远棠郊近帝台。耳目紧官终拜去,股肱雄镇暂迎来。两州将相为交代,三径渔樵阻接陪。犹赖雅章留刻石,时时闲看拂尘埃。

吴越山高紫翠重,浙江东下竦双峰。峰前忽涌东西白,飞舞潮头万玉龙。

朅来汤口意欣欣,卅六奇峰想出群。松槲千章岩蔽日,林峦四遶磵生云。乍如琴韵寒泉出,时有茶香午焙闻。不睹天都真面目,溪桥无语立斜曛。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七闽多山水,两淮好风月。潇湘之烟云,巴广之雨雪。

生际河清献颂文,尤工乐府丽春云。人言才尽何曾尽,深恐名高上忏君。

当年垂橐叩天阍,自笑唯馀舌尚存。下榻勤君延孺子,加餐愧我异王孙。归欤益轸门阑旧,至止频承笑语温。一日佳城符吉兆,千年福地锁灵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