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延

酷矣杖流备,奇哉鱼跃冰。
能令母心司,不异已亲生。

作品评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延》是宋代作家林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贤孝的形象,通过对某人的行为的赞美,表达了对孝顺的崇高赞美和理解。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酷矣杖流备,
奇哉鱼跃冰。
能令母心司,
不异已亲生。

这首诗词以精练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于某个人孝顺行为的称赞。通过使用简练的词语,诗中揭示了这个人的行为之出色和令人称奇。

首句“酷矣杖流备”,表达了这个人对待母亲的严格要求和细致关怀。杖流指的是杖策流水,意味着某人对于细节的关注和努力。这种孝心的展示使人感到震撼和敬佩。

接下来的一句“奇哉鱼跃冰”,以奇特的形象描绘了这个人的行为。鱼跃冰上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这里将其视为孝顺行为的象征。这种行为的稀奇和不寻常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人的深深敬佩。

最后两句“能令母心司,不异已亲生”,强调了这个人对母亲的孝心和尽责。他的行为和关怀使母亲感到无比安慰和满意,就像亲生子女一样。这种孝顺的表现超越了血缘关系,展示了作者对于这个人高度赞赏的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于孝顺的理解和崇敬。通过对某个人的行为的赞美,诗词传达了孝顺的重要性和崇高的价值。它提醒着人们要尊敬父母、关爱家人,将孝道融入日常生活中。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东轩美风月,诗酒伴欢呼。昨日墙阴过,依依见碧芦。

雨荷惊起双飞鹭。鹭飞双起惊荷雨。浓醉一轩风。风轩一醉浓。午阴清散暑。暑散清阴午。斜日转窗纱。纱窗转日斜。

乞食古为耻,浮屠名自修。黎明抱应器,禺中饫乾餱。果腹固其愿,之墦非所羞。歉歉常不足,遑遑兹有求,素饱聊安坐,调饥复来游。顾尔殊灵辄,翳桑何用酬。

何意欲归山,道高由境胜。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

庭前柏树子,一二三四五。窦八布衫穿,禾山解打鼓。

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

法中王,最高胜,一微尘裹光无尽。无边身相入微尘,转大法轮常普应。

止水中间别有天,濯缨人去自清涟。明珠万斛归尘土,不及山中一掬泉。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於。

绿遍芳郊木。早红褪香干,堪叹韶华瞬目。薄_东皇缘底事,得恁匆匆去速。正永日、初长晴淑。忧忆夜来成梦处,记分明、浑似瑶台宿。人语静,燕双逐。纱窗一炷沈烟馥。拚淋浪剧饮,高枕春酲草屋。无计留春添怅望,空写新词叠幅。算负却、照妆画烛。欲说萦心些个事,恐教人、蹙损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阴山临古道,古庙闭山碧。落日春草中,搴芳荐瑶席。明灵达精意,仿佛如不隔。岩雨神降时,回飙入松柏。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自古害忠良,神其辅宗祏.

槐龙舞修影,颓景忽西没。空庭漾金波,坐待月东出。临风思传觞,沃此支离骨。开门拜嘉惠,正得杯中物。

楼上鸣钟报五更,朦胧深殿佛灯明。更无幽梦随寒枕,听彻风松到晓声。

南渡推人物,彝常有世家。州麾三上最,使节五分华。通籍恩初渥,登车病已加。甘泉垂入侍,华屋漫兴嗟。

插汉森森万丈扶,一亭危瞰汨江隅。幽深石壁涵清泚,崒嵂云山引翠芜。变化阴晴诗作料,招呼豪杰酒为徒。客来草拟閒居赋,后有千年八阵图。

投馆野花边,羸骖晚不前。山桥断行路,溪雨涨春田。树冷无栖鸟,村深起暮烟。洛阳山已尽,休更望伊川。

雨洗燕脂风卷霞,醒来零落醉时花。残尊好为轻阴尽,一片澄波隔绛纱。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曾见繁英出缥墙,更将朱实奉华堂。蹊桃得地偏相映,莫损清阴欲代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