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教授

束发相看到白头,了知公鬓不胜忧。
可堪亲老须三釜,又著儒冠忍一羞。
平世功名须晚节,向来旬月取封侯。
北州豪杰知谁健,乞我黄淤十里秋。

作品评述

《送赵教授》是宋代文学家陈师道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赵教授的深深敬意和送别之情。

诗词中提到了束发相看到白头,了知公鬓不胜忧。这句诗词通过描写赵教授的发丝已经花白,以及他面容上的忧愁之色,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赵教授的尊重和关切。

接下来的几句诗词"可堪亲老须三釜,又著儒冠忍一羞",揭示了赵教授的学术成就和品德修养。"可堪亲老须三釜"意味着赵教授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需要三釜茶才能与他一同分享;"又著儒冠忍一羞"则表明赵教授在品德上的高尚,即使面对困难和耻辱,他也能坚守儒家的道德准则。

诗词的后半部分"平世功名须晚节,向来旬月取封侯。北州豪杰知谁健,乞我黄淤十里秋"表达了对赵教授的赞美和祝福。这些句子揭示了赵教授晚年仍然追求道义和清廉,并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声望。"北州豪杰知谁健"表明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北方地区,赵教授的名望和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乞我黄淤十里秋"意味着希望赵教授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继续贡献自己的才华,为社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词通过对赵教授的描写和赞美,展现了尊师重道、推崇学术和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它表达了作者对赵教授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呈现了一个智者晚年仍然不懈追求的形象,给人以启迪和鼓舞。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融入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的关注。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涂山女德茂,京室母才难。具美多前志。余光永後观。遗衣迁馆御,祖载出宫菆。终始神孙孝,长留万国欢。

簸船綪缆北风嗔,霜落千林憔悴人。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

製宅何其巧,连山复带溪。芳樽长有酒,嘉树自成蹊。学舍祥鱣堕,歌梁贺燕迷。调琴明月树,系马绿杨堤。好畤田园美,南华物我齐。终当解簪组,同此味天倪。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

小疾有根柢,忽之当日深。养苗先去草,省事在清心。蚁梦能看破,狐妖可坐擒。一杯藜粥罢,听雨拥秋衾。

山鸟初鸣麂度滩,少焉还叫火炎山。仆来告我为晴候,穴雨巢风不可删。

烈焰澜翻为说时,百千诸佛尽攒眉。梵音深远难明辨,只许韶阳雪老知。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科条尽晓三千罪,囹圄应空十二州。旧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归来重过姑苏郡,莫忘题名在虎丘。

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

宾王校本改)中元已来,例宦游四方。仆二十年间,三至乡里,慨然有离索之叹。今岁投绂自济南来归,而诸公颇集。所欠者惟王尚书子勉,傅漕使士开耳。因赋乐府以见欢会之不恒,聚敬之有数也。至于义安分定,词兼六客,倚声者当自知之。恐酒酣耳热后,不无倒冠落佩之谪也淇水当年

秋水蓝桥一尺强,愁闻玉杵捣玄霜。东篱老子乌纱薄,西郭佳人翠袖长。古寺竹深禅榻静,晴窗花落砚池香。西风鹤背三更梦,笑看璚花作醉乡。

好在登高屐,东西类此身。游频齿几折,用久蜡还新。晚步怜今日,幽寻忆古人。莫随珠履客,且伴白纶巾。

日暮横斜又一枝,水边记我独吟诗。不妨更作江南雨,并写青青叶下垂。

独卧苦不寐,灯残知夜深。青毡犹是客,白发最关心。绕屋鸟三匝,隔江龙一吟。谁家催寄远,孤泪滴清砧。

九州城曲楼三层,披襟御气欢吾登。窗开晓色拂桑树,帘卷夜光横玉绳。上头端堪谒紫府,下面更可窥玄廷。天帝垂衣日杲杲,海龙稳卧云冥冥。方壶三神指顾里,渤澥百谷琉璃明。栖身饮露老亦足,理乱黜陟无关情,时听玉管鸾凰鸣。

江头千树纷纷,纸上不堪狼藉。翻思洞口风流,忽见半梢横出。

朅从歙浦来湓浦,闻自全州入桂州。倚俟先生还北棹,定容小子到南楼。甘留旅琐缘何事,积受恩私愧未酬。但愿岁时一相见,萍踪从昔惯漂浮。

啄木侵云起,流金正日中。涧深犹断港,山崦略无风。自是人来去,何关暑蕴隆。羲皇正高卧,多愧北窗翁。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鸣钟报夕阳。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直下无君回避处,声色全彰第一义。取相凡夫承不知,顿悟圆音方了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