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俊明李提举

寺甚聊台余五月,户庭微细事皆知。
山中菊径多归思,膝下莱衣少脱时。
吏散庭空无滞牒,客来酒尽只新诗。
耳闻眼见谁虚实。
写与行人作口碑。

作品评述

《送俊明李提举》是宋代方大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寺极其清幽,我在这里度过了五月。
这里的人们了解我家庭的琐事,即使微小的事情也都知晓。
在山中的菊径上,我常常思念着归家的人。
我很少有机会脱下莱衣,因为工作很忙。
庭院中没有堆积的公文,官员们已散去。
客人来了,酒也喝光了,只剩下了新写的诗。
我亲身所见所闻,有谁能够判断虚实。
我写下这首诗,让行人们口口相传。

诗意和赏析:
《送俊明李提举》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身处山寺的清静环境,以及他在山寺中度过的五月时光。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山寺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

首先,作者提到山寺的清幽,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然后,他描述了山寺中的人们对他家庭琐事的了解,体现了山寺中人情之深。接着,诗中提到作者常常在山中的菊径上思念归家的人,这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作者提到自己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脱下莱衣,这反映了他作为李提举(官职)的忙碌生活。然后,他描述了庭院中没有堆积的公文,官员们已离去,这暗示了他们的工作已经结束,庭院空闲下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创作动机。当客人来访时,酒已经喝光,只剩下新写的诗,这可能意味着作者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表示自己所写的诗歌是亲身经历和观察的真实写照,写出来让行人们互相传颂。

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山寺的景色和作者在其中的生活情景。通过描写作者的思念、忙碌和创作,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家庭、对人情的感悟和思考。它展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留下口碑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有得许多泪。又闲却、许多鸳被。枕头儿、放处都不是。旧家时、怎生睡。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道无书、却有书中意。排几个、人人字。

临春惨不舍,盖国空自香。

霸业今何在,行成计亦深。秋风吹海水,寒日下山阴。野燎余荒草,孤城带远林。吴仇终克复,不负卧薪心。

鬓发皤然八十春,若为百倍比庄椿。藉令十此如彭祖,亦是鸡窠九世人。

关寒塞雪欲嗣音,燕雁拂天河鲤沈。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

隔云一雁衔秋去。苏堤上、听得游人相语。疏影暗香中,谁与花为主。满目有山无限意。跨白鹤、云霄飞舞。飞舞。正断桥流水,苍苔生处。应羡地暖江南,近小春时节,南枝先吐。人似此花清,人比花尤苦。移向樽前须识取。只许与、松篁为侣。为侣。待金鼎调羹,百花红紫。

于穆真皇,维烈有光。丕承二后,奄奠万方。威加武狄,道路穹苍。歆时社祀,降福无疆。

雷激霆奔夜复晨,天街流潦没车轮。清风皎日收无迹,妖{左虫右戾}顽蛟亦有神。洊至已惊占习坎,汨陈深巩败彝伦。苍生可念非吾力,漏屋颓垣不庇身。

侵寻逾七夕,次第到中秋。蒲涧广南节,熊车城外游。杯盘收复出,宾主劝还酬。痛为江山饮,离骚不读休。

英姿慷慨。独立风尘外。湖海平生豪气在。行矣云龙际会。充庭兰玉森森。一觞共祝脩龄。此地去天尺五,明年持橐西清。

曙色浮丹栱,春风暖禁街。策澜迷秀石,纤草荫新槐。

一女卦反对,不同而后同。始知天下事,苟合最为凶。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驯。首农政,鸣阳春。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阙五德,无司晨,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鹰鹯雕鹗,贪而好杀。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越州兄弟好,年与德俱高。未觉同宗吝,宁须盖代豪。雪炉称夜坐,花墅接春遨。何日成三老,茶瓯沦碧涛。

夕梦多梦之,觉来遂成忆。忆子生平时,事往无一得。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

早晚更看吴苑月,小斋长忆落西窗。不知明夜谁家见,应照离人隔楚江。

江流清浅外,山色有无中。平田坡岸回曲,一目望难穷。波面轻鸥容与,沙际野航横渡,不信画图工。路入神仙宅,翠锁梵王宫。俯晴郊,增胜既,气横空。云林城市层列,知有几重重。更上危亭高几,徙倚栏干虚敞,象纬逼璇穹。要尽无边景,烟雨看空_。

宝香盈袖。约腕金条瘦。裙儿细裥如肩皱。笑多簪髻侧,语小丝簧奏。洞房晚,千金未直横波溜。缘短欢难又。人去春如旧。枝上月,谁携手。宿云迷远梦,泪枕中残酒。怎奈向,繁阴乱叶梅如豆。

篇章虽漫往,悃愊讵能通。待子应无恙,临池定有功。绮疏群木杪,倒影乱流中。何日陪康乐,登临兴未穷。

兴尽未归增寂寞,却嗟初兴到江城。春愁不逐杨花散,秋恨还同桂影生。孤学敢期人晤语,危樯何事日峥嵘。弟兄游宦俱还舍,朝马骖驔禁漏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