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孙原湘的《临去》
拼音和注音
shén qíng yì zhì dōu xián yǎ , zuò lì xíng shí bù gǒu t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闲雅:从容安舒。
不苟:(形)不随便;不马虎:~言笑|一丝~。
行时:行时xíngshí时行。谓见重于当时
情意:(名)对人的感情:~深厚。[近]情谊。
神情:人的内心活动在脸上的流露。
苟同:(书)(动)随便地附会赞同:不敢~。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原诗
来何缓缓去匆匆,朱角门西小院东。
一剪晴波劳远送,两番平视竟通融。
神情意致都闲雅,坐立行时不苟同。
那似小家羞涩态,见人先自下帘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