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甄氏访山亭二首

雨后西山翡翠堆,结亭直欲近岩隈。
从今记取溪头路,一日须来一百回。

作品评述

《题甄氏访山亭二首》是宋代诗人陈观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后西山翡翠堆,
结亭直欲近岩隈。
从今记取溪头路,
一日须来一百回。

译文:
雨后,西山上绿意盎然,
结亭仿佛想要靠近山岩的隐蔽处。
从今天起,记住溪头的小路,
每天必须来回一百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陈观在雨后登上西山时的景象和情感。诗人形容西山如同一堆翡翠般美丽,而结亭则向往着靠近山岩隐蔽处的景致。他决定从今以后牢记溪头的小路,要每天来回一百次,表达了他对这片山水的深深喜爱和追求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雨后西山为背景,通过描写山水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的执着。诗中的“西山翡翠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峦的绿意,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而“结亭直欲近岩隈”则透露出诗人对山岩隐蔽处的向往,表达了他对山水幽深之美的追求。最后两句“从今记取溪头路,一日须来一百回”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痴迷和坚定的决心,他愿意每天都来回一百次,以更深入地感受和品味这片山水之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山水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人自愿每天来回一百次,也表达了他对追求美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情感表达,以及他们追求心灵寄托和生活意义的追求,具有典型的宋代山水诗特点。

诗词推荐

亭亭花一树,乍发小东墙。碧管描春色,丹锋点化工。凝窗时染翰,弄影日书空。莫问龙蛇事,临池兴不穷。

正怜佳月夜深坐,池上暖回燕雁声。犹有渔舟系江岸,故人归尽独何情。

萧条对秋色,相忆在云泉。木落病身死,潮平归思悬。凉钟山顶寺,暝火渡头船。此地非吾士,闲留又一年。

四卷楞伽几上安,而今老去懒能看。庭前桂树花开未,分别西风信鼻端。

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不决浮云斩邪佞,直成龙去欲何为。

紫微垣里旧宾从,来向吴门谒府公。奉使谬持严助节,登门初识鲁王宫。笙歌隐隐违离后,烟水茫茫怅望中。日暮瓜洲江北岸,两行清泪滴西风。

池塘水落倒枯荷,橘绿橙黄晚菊多。日暖怀沙鳖衷甲,霜清奔火蟹横戈壁。如今时节从业好,得醉工夫似旧么。傥有征鸿过巫峡,待凭诗句问如何。

一日事在寅,晨兴宜自今。天澄万古气,人醒半生心。残月留僧阁,寒烟度石林。营营何所得,白发易相寻。

云山蒙董石陂陀,闲坐船头看绿波。怅望佳人渺何许,竹枝声断夕阳多。

高堂有亲今老矣,孝子晨昏奉甘旨。伤哉贫也敢辞劳,百里迢迢亲负米。后来列鼎坐重裀,积粟万钟不逮亲。古言周急不继富,为母请粟非无人。

身在山中不见山,山前行客未能閒。何人水墨秋毫外,十里湖西尺寸间。

老尽春风蝶未知,绿阴深处啭黄鹂。如今不作看花念,空对垂杨惜别离。

札札机声晓复晡,眼穿力尽竟何如。美人一曲成千赐,心里犹嫌花样疏。

自怜恶石狠难鞭,归去渔樵结老缘。野鹤分无轩上禄,醯鸡粗足翁中天。病来摩诘非真佛,睡去希夷已半仙。僻好自耽如嗜酒,醉乡休与醒人传。

璋不饮,命歌者歌以劝之双鬟耸翠。低护金莲裙*地。铁石心肠。无奈梅花一点香。歌声梁绕。流水泠泠云杳杳。白发刘郎。对景须弃醉一场。

玉室金堂世有人,龙眠龟息鹤精神。暑风吹起尘三丈,城市出来闲采真。

月出东溟白,天垂北斗低。砺马思秣马,舞剑忽闻鸡。诸葛犹存存,田横不辱齐。英雄如有见,琐稍岂能迷?

寒松偃涧滨,弱蔓垂缨绿。波萦翠带长,水溅低花馥。终日采苹人,攀条映岩曲。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路入兴安境,风光异昔年。山川虽好在,井邑顿凄然。雨打半颓屋,烟荒未辟田。起丁征籴急,官府为防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