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
游人缥缈红衣乱,座客从容白日长。
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
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

作品评述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萧寺曾过最上方,
碧桐浓叶覆西廊。
游人缥缈红衣乱,
座客从容白日长。

别后旋成庄叟梦,
书来忽报惠休亡。
他时若更相随去,
只是含酸对影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远创作的作品,它表达了诗人对明上人逝世的悼念之情。下面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游过萧寺最上方,
碧桐浓叶覆盖西廊。
游人缥缈红衣乱,
座客从容白日长。
别后竟成了庄叟的梦,
书信突然报来惠休已逝。
如果将来还能相随而去,
只是含着酸意对着影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明上人逝世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人曾经游历过萧寺最上方,那里有茂密的碧桐树,树叶覆盖着西廊,景色幽美。游人们穿着红衣,若隐若现,显得纷乱不已,而座客们却从容自在,白天也变得漫长。然而,当诗人离别之后,他的心中却出现了一个庄叟(指诗人自己)的梦境,让他感到凄凉和孤寂。突然间,一封书信传来,告知惠休已经去世。如果将来还能有机会相聚,那只是在寂寞中对着墙影发出含有酸意的叹息。

赏析:
这首诗以萧寺和碧桐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游人和座客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暗示自己成为庄叟的梦境,表达了对逝去的明上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痛。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但其中又充满了凄凉和苦涩。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离愁之感。

作者介绍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 尤工于诗。 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 与许浑齐名, 时号 “ 浑诗远赋”。

李远的文学成就

  李远善为文, 尤工于诗。 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 与许浑齐名, 时号 “ 浑诗远赋”。

  他的主要活动在武宗、宣宗两朝,大约在懿宗咸通中辞世。《唐才子传》称其“夸迈流俗,为诗多逸气,五彩成文”,其人品、气度也可从此略见一斑。

  李远虽然久居官职,但他的诗则清新可读,内容以描写现实为主。李远注意在意境上有所创新。如《剪彩》诗,前六句尽在于描写女子剪彩时缠绵甜美的情思,宛如一条清清流淌的溪水。末两句紧衔前情,以“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作结,使读者产生骤然幽远的遐思,为之情动,这就使诗歌的主题得以深化,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语言运用上,李远注意选择和锤炼字句,颇见功力。如《增写御容李长史》诗,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价很高。他的“杜魄呼名叫,巴江学字流”之语,也曾被宋人魏庆之誉为“绮丽”的唐人典范句法。

  李远的作品传世不多。据《全唐诗》载,计有三十五首(其中二首重出于他人集中)及二句残句。李远诗向无单行本,清人席启寓《唐诗百名家集》和江标《唐人五十家小集》录其诗。

  许浑《寄当涂李远》诗称他“ 赋似相如诗似陶”; 《诗治总龟》卷四五引 《郡阁雅谈》谓 “ 李远体物缘情, 皆尽臻妙”, 又引卢尚书哭李远诗云: “洛下已传平子赋,临川争写谢公诗”, 可见其诗名已重当时。 著有 《 李远诗集》、 《 武孝经》、 《 龙纪圣异历》、 《 历代鸿名录》名一卷。 《 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 全唐文》录其文五篇, 计序二篇, 赋三篇。

  李远今存之赋, 以 《 蝉蜕赋》、 《 题桥赋》为佳。《 蝉蜕赋》以蝉的生长阶段为切入点, 写蝉虽小, 却 “ 能变化以知机”, 历经验恶,从时而变, 终能 “ 响绕晴云”, “ 声催晚景”, 实现 “ 飞声而不朽”之愿。此赋以蝉喻人, 隐含士子入世、挣扎、上进、挫抑、出世以及奋进之寄托, 激励士子们刻苦努力, 顺应时势, “ 脱身而奋飞”, 颇含象征味。 《 题桥赋》写司马相如离旧居赴长安之时, “ 别骑留连, 乡心顾望, 铜梁杳杳以横翠, 锦水翩翩而迸浪。徘徊浮柱之侧, 睥睨长虹之上。神催下笔。俄闻风雨之声; 影落中流, 已动龙蛇之状”,借司马相如穷达之变, 表达 “ 警后进而慕前贤”的意旨。

  李远的诗赋清丽疏放, 骈俪工稳, 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远的生平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少勤学, 有大志。 唐文宗大和五年 (831)登进士第。

  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在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任过职,旋为福建观察使幕宾。武宗会昌初年(841),官司门员外郎。

  公元847年, 唐宣宗李忱即位, 改元大中。大中时期,历司勋员外郎、岳州刺史。大中十二年 (858), 宰相令狐绹奏荐李远为杭州刺史。 宣宗曰: “ 联闻远诗有‘ 青山不厌千杯酒, 白日惟销一局棋’, 疏放如此, 岂可临郡理人耶! ”令狐 答曰: “ 诗人托此以写兴耳, 未必实然。 ”再次进行推荐, 宣宗才说:“ 令往观之。”李远

  至杭州,治绩卓著, 颇有政声。后历官忠州、建州、江州刺史, 皆有政绩, 终御史中丞。

诗词推荐

从来多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初过石桥年尚少,久辞天柱腊应高。青松带雪悬铜锡,白发如霜落铁刀。常恐画工援笔写,身长七尺有眉毫。

试问隐绵上,何如隐东山。出处两无阂,世间出世间。

所孕和气深,时抽玉苕短。轻烟渐结华,嫩蕊初成管。寻来青霭曙,欲去红云暖。秀色自难逢,倾筐不曾满。

四明洞天居第九,巨灵擘石开窗牖。扪萝陟巘不惮劳,同行况遇忘年友。老苔护石苍虎闲,飞瀑悬岩玉龙吼。豁基人与境俱胜,醉歌拍缶忘升斗。固知壶中别有天,未必醉翁真在酒。徘徊步月澹忘归,世事浮云竟何有。

逝者日云远,人情尤感伤。素车来隧路,奠哭起高堂。集纪论才备,阡铭叙事长。友兄成雅志,不朽是文章。

碧柯摇曳声何许,阴阴晚凉庭院。露湿身轻,风生翅薄,昨夜绡衣初翦。琴丝宛转。弄几曲新声,几番凄惋。过雨高槐,为渠一洗故宫怨。清虚襟度漫与,向人低诉处,幽思无限。败叶枯形,残阳绝响,消得西风肠断。尘情已倦。任翻鬓云寒,缀貂金浅。蜕羽难留,顿觉仙梦远。

庙器圭璋骨,儒林虎豹章。韦编双辅嗣,禹迹再平当。月冷谈经幄,尘昏弄笔床。西州何处路,溪水咽梅乡。

高樯起行色,促柱动离声。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金勒骄风,欲过天堤去。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正凝伫。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双林高寺秀峰环,我欲题为小径山。炎月一游神骨爽,天风相送出楹关。

铜壶漏滴斗阑干,泛滟金波照露盘。遥想洞房眠正熟,不堪深夜凤池寒。

晚系孤舟古岸隈,蒹葭风定渚鸥回。山兼野色苍茫去,月向淮心晃荡来。秋色解将愁并至,年华偏与客相催。青衫手板徒劳尔,富贵功名安在哉。

闻郎往潇湘,裁书寄雁去。郎行无定踪,书寄知何处。

盈科日进几时休,到海方能止众流。只恐达多狂未歇,坐驰还爱镜中头。

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星宫含雨气,月殿抱春辉。碧涧长虹下,雕梁早燕归。云疑浮宝盖,石似拂天衣。露草侵阶长,风花绕席飞。日斜宸赏洽,清吹入重闱。

春归草木漫青红,半委尘埃半逐风。谁似长楸百余尺,高张锦绣照青空。

道是东风巧,西风未减东。菊黄霜换紫,树碧露揉红。须把乖张眼,偷窥造化工。只愁失天巧,不悔得诗穷。

岸容山意两溶溶,便是东皇第一功。春色平铺人不见,却将醉眼认繁红。

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别乘差向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